吳山
- 拼音wú shān
- 注音ㄨˊ ㄕㄢ
- 繁體吳山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吳山[ wú shān ]
⒈ ?山名。在今陜西隴縣西南。參見“吳岳”。
⒉ ?山名。又名胥山。俗稱城隍山。在今浙江杭州西湖東南。南宋初,金主亮南侵,揚言欲立馬于此。
⒊ ?吳地的山。三國吳故地的山。
⒋ ?吳地的山。春秋吳故地的山。
⒌ ?吳地的山。常泛指江南的山。
引證解釋
⒈ ?山名。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。參見“吳岳”。
⒉ ?山名。又名 胥山。俗稱 城隍山。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。 南宋 初, 金 主 亮 南侵,揚言欲立馬于此。
引況周頤 《蕙風詞話》卷三:“金 海陵(海陵王,即 金 主 完顏亮 )閲 柳(柳永 )詞‘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’句,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?!?/span>
⒊ ?吳 地的山。 三國 吳 故地的山。
引《文選·謝朓<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>》詩:“鵲起登 吳 山,鳳翔陵 楚 甸?!?br />李善 注:“孫 氏初基 武昌,后都 建鄴?!?br />清 陳維崧 《卜算子·阻閘瓜步》詞:“風急 楚 天秋,日落 吳 山暮?!?/span>
⒋ ?吳 地的山。 春秋 吳 故地的山。
引唐 賈島 《送朱可久歸越中》詩:“吳 山侵 越 眾, 隋 柳入 唐 疏。”
明 徐渭 《三茅觀觀潮》詩:“吳 山石頭坐秋風,帶著高冠拂云霧。”
⒌ ?吳 地的山。常泛指 江 南的山。
引宋 張孝祥 《水調歌頭》詞:“吳 山 楚 澤行徧,只欠到 瀟 湘。”
⒍ ?見“吳坂”。
吳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吳 | wú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吳 wú(ㄨˊ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:吳鉤(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彎刀,后泛指鋒利的刀劍)。吳越同舟(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)。 ⒉ ?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:吳下阿蒙(喻原先學識粗淺的人)。 ⒊ ?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:吳語。吳牛喘月(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)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吞 吳 呉 造字法 會意:從口、從矢 English name of 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吳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吳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