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辛菜
- 拼音wǔ xīn cài
- 注音ㄨˇ ㄒ一ㄣ ㄘㄞ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辛菜[ wǔ xīn cài ]
⒈ ?用蔥、蒜、韭、蓼蒿、芥五種辛物做成的菜肴。
引證解釋
⒈ ?用蔥、蒜、韭、蓼蒿、芥五種辛物做成的菜肴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二九引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俗通》:“於是下五辛菜、膠牙糖,各進一雞子?!?br />原注:“周處 《風土記》云:‘正旦,當生吞鷄子一枚,謂之鍊形。又晨啖五辛菜,以助發(fā)五藏氣?!?br />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菜一·五辛菜》:“五辛菜,乃元日立春,以蔥、蒜、韭、蓼蒿、芥辛嫩之菜,雜和食之,取迎新之意,謂之五辛盤?!?/span>
五辛菜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辛 | xīn | 辛 | 7畫 | 基本字義 辛 xīn(ㄒ一ㄣ) ⒈ ?辣:辛辣。五辛。 ⒉ ?勞苦,艱難:辛苦。辛勞。 ⒊ ?悲傷:辛酸。 ⒋ ?天干的第八位,用于作順序第八的代稱:辛亥革命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borious、pungent、suffering 造字法 象形:像古代刑刀 English bitter; toilsome, laborious; 8th heavenly stem 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菜 | cài | 艸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菜 cài(ㄘㄞˋ) ⒈ ?供作副食品的植物:菜市。白菜。菠菜。野菜。蔬菜。面有菜色。 ⒉ ?主食以外的食品:菜牛。菜畜。菜肴。菜譜。名菜。 漢英互譯 dish、course、food、vegetable、greens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采聲 English vegetables; dish, order; food |
五辛菜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辛菜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