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臟六腑
- 拼音wǔ zàng liù fǔ
- 注音ㄨˇ ㄗㄤˋ ㄌ一ㄡˋ ㄈㄨˇ
- 繁體五臟六腑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臟六腑[ wǔ zàng liù fǔ ]
⒈ ?見“五藏六府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五藏六府”。
國語辭典
五臟六腑[ wǔ zàng liù fǔ ]
⒈ ?五臟,指脾、肺、腎、肝、心。六腑,指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、膽。五臟六腑為人體內(nèi)臟器官的總稱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七八回》:「若患五臟六腑之疾,藥不能效者,以麻肺湯飲之,令病者如醉死,卻用尖刀剖開其腹,以藥湯洗其臟腑,病人略無疼痛。」
《老殘游記·第二回》:「聲音初不甚大,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,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,無一處不伏貼?!?/span>
五臟六腑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臟 | zàng | 月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臟(臟) zàng(ㄗㄤˋ) ⒈ ?身體內(nèi)部器官的總稱:內(nèi)臟。五臟六腑。心臟。腎臟。肺臟。臟器。 異體字 臟 髒 漢英互譯 dirty、viscera 相關(guān)字詞 凈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莊聲 English internal organs, viscera; dirty 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?數(shù)名,五加一(在鈔票或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陸”代):六書(古時分析漢字形、音、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藝(a.古時指“禮”、“樂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書”、“數(shù)”六種技藝;b.六經(jīng))。六欲(佛教名詞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儀姿態(tài)欲”、“言語音聲欲”、“細(xì)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種欲望)。六合(“東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腑 | fǔ | 月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腑 fǔ(ㄈㄨˇ) ⒈ ?中醫(yī)學(xué)將胃、膽、三焦、膀胱、大腸、小腸合稱“六腑”,以別于“五臟”:臟腑。肺腑。 異體字 胕 府 腐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府聲 English bowels, entrails, internal organs |
五臟六腑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臟六腑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