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半旗
- 拼音xià bàn qí
- 注音ㄒ一ㄚˋ ㄅㄢˋ ㄑ一ˊ
- 詞性動(dòng)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下半旗[ xià bàn qí ]
⒈ ?指國旗從桿頂降到離頂端占全桿1/3處,是一種舉國哀悼的禮節(jié)。
英fly a flag at half-mast;
引證解釋
⒈ ?先將國旗升至桿頂,然后下降到離桿頂約占全桿三分之一處,是公眾表示哀悼的禮節(jié)。也稱降半旗。
國語辭典
下半旗[ xià bàn qí ]
⒈ ?升旗時(shí)將國旗升至桿頂再下降,使國旗與桿頂?shù)木嚯x為國旗長度的二分之一,以示哀悼。
法語(mettre un)? drapeau en berne
下半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下 | xià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?位置在低處的,與“上”相對:下層。下款。 ⒉ ?等級(jí)低的:下級(jí)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(xué)藝術(shù),常與“陽春白雪”對舉)。 ⒊ ?方面,方位:兩下都同意。 ⒋ ?次序或時(shí)間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?由高處往低處,降落:下山。下車。下馬。下達(dá)。 ⒍ ?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?進(jìn)入:下海。 ⒏ ?投送:下書。 ⒐ ?到規(guī)定時(shí)間 |
旗 | qí | 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旗 qí(ㄑ一ˊ) ⒈ ?用布、紙、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(biāo)識(shí),多是長方形或方形:旗子。旗幟。旗號(hào)。旗艦。旗手。 ⒉ ?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(duì)編制和戶口編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漢軍八旗),特指屬于滿族的:旗人(滿族人)。旗籍。旗袍。 ⒊ ?中國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的行政區(qū)劃,相當(dāng)于縣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flag、banner、standard 造字法 形聲:從方、其聲 English banner, flag, streamer |
半 | bàn | 十 | 5畫 | 基本字義 半 bàn(ㄅㄢˋ) ⒈ ?二分之一:半圓。半百(五十,多指歲數(shù))。 ⒉ ?不完全的:多半。半島。半透明。半脫產(chǎn)。 ⒊ ?在中間:半空。半路上。半夜。 ⒋ ?喻很少:一星半點(diǎn)。 漢英互譯 half、in the middle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half |
下半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下半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