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墻
- 拼音xiāo qiáng
- 注音ㄒ一ㄠ ㄑ一ㄤˊ
- 繁體蕭牆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蕭墻[ xiāo qiáng ]
⒈ ?面對國君宮門的小墻。一名“塞門”,又稱“屏”。臣至此屏,便會肅然起敬。蕭通“肅”。比喻內(nèi)部。
例而在蕭墻之內(nèi)也?!墩撜Z·季氏》
禍起蕭墻。
英screen wall facing the gate of a Chinese house —— interior;
引證解釋
⒈ ?蕭,通“肅”。古代宮室內(nèi)作為屏障的矮墻。
引《論語·季氏》:“吾恐 季孫 之憂,不在 顓臾,而在蕭墻之內(nèi)也?!?br />何晏 集解引 鄭玄 曰:“蕭之言肅也;墻謂屏也。君臣相見之禮,至屏而加肅敬焉,是以謂之蕭墻?!?br />唐 白行簡 《李娃傳》:“乃引至蕭墻間,見一姥垂白上僂,即 娃 母也?!?/span>
⒉ ?蕭,通“肅”。指垣墻。
⒊ ?蕭,通“肅”。借指內(nèi)部。
引《韓非子·用人》:“不謹(jǐn)蕭墻之患,而固金城於遠(yuǎn)境?!?br />《后漢書·劉虞傳》:“明公不先告曉使得改行,而兵起蕭墻,非國之利?!?br />宋 陸游 《德勛廟碑》:“蕭墻釁起,羣公喑拱,公則唱勤王復(fù)辟之大策?!?br />郁達(dá)夫 《感時》詩:“謀傾孤注終無補(bǔ),亂到蕭墻豈易平?”
國語辭典
蕭墻[ xiāo qiáng ]
⒈ ?蕭,肅敬。墻,屏風(fēng)。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(jié),到屏風(fēng)之處而更加肅敬。故以蕭墻比喻內(nèi)部或至近之地。
引《論語·季氏》:「吾恐季孫之憂,不在顓臾,而在蕭墻之內(nèi)也?!?br />唐·李公佐《南柯太守傳》:「釁起他族,事在蕭墻?!?/span>
蕭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蕭 | xiāo | 艸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蕭(蕭) xiāo(ㄒ一ㄠ) ⒈ ?即“艾蒿”。 ⒉ ?冷落,沒有生氣的樣子:蕭然。蕭瑟。蕭索。蕭颯。蕭森。蕭騷。蕭疏。蕭條。 ⒊ ?〔蕭蕭〕a.象聲詞,形容馬叫聲或風(fēng)聲,如“風(fēng)蕭蕭兮易水寒”;b.頭發(fā)花白稀疏的樣子,如“華發(fā)蕭蕭老遂良,一身萍掛海中央”。 ⒋ ?〔蕭墻〕照壁,喻內(nèi)部,如“禍起蕭蕭”。 ⒌ ?姓,如南朝梁有蕭統(tǒng)。 異體字 蕭 ? 漢英互譯 desolate、dreary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肅聲 English common artemisia; dejected |
墻 | qiáng | 土 | 14畫 | 基本字義 墻(墻) qiáng(ㄑ一ㄤˊ) ⒈ ?用磚石等砌成承架房頂或隔開內(nèi)外的建筑物:磚墻。土墻。院墻。城墻。墻垣。墻頭。墻頭草。銅墻鐵壁。 ⒉ ?門屏:蕭墻(喻內(nèi)部,如“禍起墻墻”)。 ⒊ ?古代出殯時張于棺材周圍的幃帳。 異體字 墻 廧 牆 漢英互譯 wall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嗇聲 English wall |
蕭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蕭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