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手
詞語解釋
下手[ xià shǒu ]
⒈ ?動手,著手。
例不知從何下手。
英put one's hand to; start;
⒉ ?作案。
英commit a crime;
⒊ ?殺害;除掉。
例恐怕他多說亂道,倒有個下手他的意思。——《綠野仙蹤》
英kill;
下手[ xià shǒu ]
⒈ ?助手。
例打下手。
英assistant;
⒉ ?座次的下方者,即右方。
例坐在主人的下手。
英right-hand seat;
⒊ ?指知識、技能低下的人。
英third hand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下首”。習慣上稱右邊的位置為下手。
引《京本通俗小說·西山一窟鬼》:“兩個下得嶺來,尚有一里多路,見一所林子里走出兩個人來,上手的是 陳乾娘,下手的是 王婆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四十回:“賈母 等進來坐下……﹝ 黛玉 ﹞便命丫頭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張椅子挪到下首,請 王夫人 坐了?!?br />張?zhí)煲?《清明時節(jié)》三:“坐在下手的 兔二爺 老不安地動著,總覺得屁股擺得不合式?!?/span>
⒉ ?知識、技能低下的人。
引清 惲敬 《與李愛堂書》:“今 敬 表 春麓 先生,自謂舉一羽而知鳳,覩一毛而知麟,世間下手,存買菜之見者,仁弟必能斥其不然,所可慮者,指為忌諱耳?!?/span>
⒊ ?指拙劣的技藝。
引許杰 《談諷刺》:“諷刺需……天衣無縫,運用自如,一近勉強,便成下手?!?/span>
⒋ ?助手。
引巴金 《談<憇園>》:“沒有配角或‘下手’,主角的好些看家本領(lǐng)都使不出來?!?br />茹志鵑 《百合花》:“我跟她說了半天,她才紅了臉,同意了。不過只答應(yīng)做我的下手?!?/span>
⒌ ?動手;著手。
引《漢武故事》:“今繼母無狀,手殺其父,則下手之日,母恩絶矣。”
唐 曹唐 《小游仙詩》之五一:“玉皇 欲著紅龍袞,親喚 金妃 下手裁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一:“那時必起兵來殺我們,我們不先下手,更待何時?”
周而復(fù)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二五:“她想挽回這個局面,當時又不知道從何下手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下手[ xià shǒu ]
⒈ ?動手做。
引唐·曹唐〈小游仙〉詩九八首之五一:「玉皇欲著紅龍袞,親喚金妃下手裁?!?br />《五代史平話·梁史·卷上》:「若去劫他時,不消賢弟下手。」
近動手 著手 入手
反住手
⒉ ?下方或后面的位置。也作「下首」。
引《京本通俗小說·西山一窟鬼》:「見一所林子里走出兩個人來,上手的是陳干娘,下手的是王婆?!?br />《紅樓夢·第四七回》:「一時,鴛鴦來了,便坐在賈母下手?!?/span>
⒊ ?知識淺陋或技能低劣的人。
引清·惲敬〈與李愛堂書〉:「今敬表春麓先生,自謂舉一羽而知鳳,睹一毛而知麟,世間下手,存買菜之見者,仁弟必能斥其不然?!?/span>
⒋ ?游戲、賭博或行酒令時,下一個輪到的人。
英語to start, to put one's hand to, to set about, the seat to the right of the main guest
法語se mettre à l'oeuvre, commencer
下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下 | xià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?位置在低處的,與“上”相對:下層。下款。 ⒉ ?等級低的:下級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藝術(shù)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(shù),常與“陽春白雪”對舉)。 ⒊ ?方面,方位:兩下都同意。 ⒋ ?次序或時間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?由高處往低處,降落:下山。下車。下馬。下達。 ⒍ ?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?進入:下海。 ⒏ ?投送:下書。 ⒐ ?到規(guī)定時間 |
手 | shǒu | 手 | 4畫 | 基本字義 手 shǒu(ㄕㄡˇ) ⒈ ?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:手心。棘手(形容事情難辦,像荊棘刺手)。著( zhuó )手(開始做,動手)。手不釋卷。 ⒉ ?拿著:人手一冊。 ⒊ ?親自動手:手稿。手跡。手令。手書(a.筆跡;b.親筆書信)。 ⒋ ?技能、本領(lǐng):手法(技巧,方法)。手段。留一手。 ⒌ ?做某種事情或擅長某種技能的人:國手。扒手。生產(chǎn)能手。 ⒍ ?小巧易拿的:手槍。手冊。 異體字 扌 漢英互譯 a bunch of fives、fist、hand、manus、mauley、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