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焉者
- 拼音xià yān zhě
- 注音ㄒ一ㄚˋ 一ㄢ ㄓㄜ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下焉者[ xià yān zhě ]
⒈ ?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下焉者,雖善不尊,不尊不信?!编嵭ⅲ骸跋轮^臣也?!敝祆浼ⅲ骸跋卵烧?,謂圣人在下,如孔子雖善于禮,而不在尊位也?!焙笠浴跋卵烧摺敝复蔚日?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以“下焉者”指次等者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下焉者,雖善不尊,不尊不信。”
鄭玄 注:“下謂臣也?!?br />朱熹 集注:“下焉者,謂圣人在下,如 孔子 雖善於禮,而不在尊位也?!?br />宋 吳如愚 《準(zhǔn)齋雜說·五累說》:“下焉者困而不學(xué),雖無所知見,而此心以不明為累,所謂下愚也?!?br />宋 林景熙 《洗心錄序》:“上焉者,不待勸戒,而自為善;下焉者,雖有勸戒,而不能已其為惡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下焉者[ xià yān zhě ]
⒈ ?次等的。相對于上焉者而言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「下焉者,雖善不尊,不尊不信?!?br />宋·吳如愚《準(zhǔn)齋雜說·卷下·五累說》:「下焉者困而不學(xué),雖無所知見,而此心以不明為累,所謂下愚也?!?/span>
下焉者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者 | zhě | 耂 | 8畫 | 基本字義 者 zhě(ㄓㄜˇ) ⒈ ?用在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數(shù)詞、詞組后,并與其相結(jié)合,指人、指事、指物、指時等:讀者。作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來者。 ⒉ ?助詞,表示語氣停頓并構(gòu)成判斷句的句式:陳勝者,陽城人也。 ⒊ ?這,此(多用在古詩詞曲中):者個。者回。者番。者邊走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person、this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that which; he who; those who |
焉 | yān | 灬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焉 yān(一ㄢ) ⒈ ?與介詞“于”加代詞“是”相當(dāng):心不在焉。不復(fù)出焉。 ⒉ ?乃,才:必知亂之所自起,焉能治之。 ⒊ ?文言疑問詞,怎么,哪兒:且焉置土石? ⒋ ?文言助詞:又何戚焉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ere、how、wh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hereupon, then; how? why? where? |
下 | xià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?位置在低處的,與“上”相對:下層。下款。 ⒉ ?等級低的:下級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(xué)藝術(shù),常與“陽春白雪”對舉)。 ⒊ ?方面,方位:兩下都同意。 ⒋ ?次序或時間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?由高處往低處,降落:下山。下車。下馬。下達(dá)。 ⒍ ?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?進(jìn)入:下海。 ⒏ ?投送:下書。 ⒐ ?到規(guī)定時間 |
下焉者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下焉者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