猩袍
- 拼音xīng páo
- 注音ㄒ一ㄥ ㄆㄠ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猩袍[ xīng páo ]
⒈ ?紅袍。
引證解釋
⒈ ?紅袍。
引宋 劉過 《沁園春·御閱還上郭殿帥》詞:“玉帶猩袍,遙望翠華,馬去似龍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“俄而大轎內(nèi)抬著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來了。”
猩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猩 | xīng | 犭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猩 xīng(ㄒ一ㄥ) ⒈ ?〔猩猩〕哺乳動物,猿類,毛赤褐色,前肢長,無尾,吃野果。產(chǎn)于南洋群島的森林中。簡稱“猩”,如“猩紅”。 異體字 狌 漢英互譯 orangutan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星聲 English species of orangutan |
袍 | páo | 衤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袍 páo(ㄆㄠˊ) ⒈ ?中式長衣:袍子。長袍。旗袍。棉袍。皮袍。同袍(舊時軍人相稱)。袍澤(“袍”和“澤”均為古代衣服,后以此稱軍隊中的同事,如“袍袍之誼”、“袍袍故舊”)。 ⒉ ?衣服的前襟:“反袂拭面,涕沾袍”。 異體字 袌 漢英互譯 gown、robe 造字法 形聲:從衣、包聲 English long gown, robe, cloak |
猩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猩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