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耳
- 拼音xióng ěr
- 注音ㄒㄩㄥˊ ㄦ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熊耳[ xióng ěr ]
⒈ ?山名。在河南省宜陽縣。秦嶺東段支脈。
⒉ ?山名。在湖南省。
引證解釋
⒈ ?山名。在 河南省 宜陽縣。秦嶺 東段支脈。
引《書·禹貢》:“導 洛 自 熊耳?!?br />孔 傳:“在 宜陽 西?!?br />《后漢書·劉盆子傳》:“樊崇 乃將 盆子 及丞相 徐宣 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……積兵甲 宜陽城 西,與 熊耳山 齊。”
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洛水 之北有 熊耳,雙巒競舉,狀同熊耳。在 宜陽 也。”
宋 陸游 《小出塞曲》:“明日受降處,甲齊 熊耳 高。”
⒉ ?山名。在 湖南省。
引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南伐至 召陵,登 熊耳山 以望 江漢。”
司馬貞 索隱引《荊州記》:“耒陽、益陽 二縣東北有 熊耳,東西各一峯,狀如熊耳,因以為名?!?/span>
熊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熊 | xióng | 灬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熊 xióng(ㄒㄩㄥˊ) ⒈ ?哺乳動物,體大,尾短,四肢短而粗,腳掌大,能直立行走,也能攀樹,種類很多,有“棕熊”、“白熊”、“黑熊”等:狗熊(即“黑熊”)。熊掌。熊白(熊背上的脂肪,白色,珍貴食品)。熊膽(熊的膽,可入藥)。熊包(喻無能的人,廢物)。 ⒉ ?方言,指斥責:挨了一頓熊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熋 能 ? 漢英互譯 bear 造字法 形聲:從灬、能聲 English a bear; brilliant; bright; surname |
耳 | ěr | 耳 | 6畫 | 基本字義 耳 ěr(ㄦˇ) ⒈ ?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(通稱“耳朵”):耳背( bèi )。耳垂。耳鬢廝磨( mó )。耳穴。耳聰目明。耳濡目染。 ⒉ ?像耳朵的東西:木耳。銀耳。 ⒊ ?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:耳房。鼎耳。 ⒋ ?聽說:耳聞。耳軟。耳順(指年至六十,聽到別人的話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歲)。 ⒌ ?文言助詞,而已,罷了:想當然耳。 ⒍ ?文言語氣詞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壯士不死則已,死即舉大名耳”。 漢英 |
熊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熊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