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攘
- 拼音xiū rǎng
- 注音ㄒ一ㄡ ㄖㄤ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修攘[ xiū rǎng ]
⒈ ?內(nèi)修政教,抵御外敵。
引證解釋
⒈ ?內(nèi)修政教,抵御外敵。
引宋 范成大 《太上皇帝靈駕發(fā)引挽歌詞》之二:“修攘遺策在,嗣圣續(xù)《車攻》?!?br />《明史·章綸傳》:“也先 既議和,請力圖修攘以待其變?!?br />清 魏源 《道光洋艘征撫記上》:“承平恬嬉,不知修攘為何事。”
修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修 | xiū | 亻 | 9畫 | 基本字義 修 xiū(ㄒ一ㄡ) ⒈ ?裝飾,使完美:修飾。修辭。裝修。 ⒉ ?整治,恢復(fù)完美:修復(fù)。修治。修繕(修理)。修浚(修理疏通)。修好。修明(古代指政治清明)。 ⒊ ?剪或削:修剪。 ⒋ ?興建,建造:修建。修筑。 ⒌ ?編纂,撰寫:修書。修史。修纂。 ⒍ ?(學(xué)問,品行方面)鉆研、學(xué)習(xí)、鍛煉:修學(xué)。修業(yè)。修養(yǎng)。 ⒎ ?長( cháng ),高:修長。 ⒏ ?信奉宗教的人虔誠地學(xué)習(xí)教義,并付諸行動:修行。修女。 ⒐ ?姓。 異體字 俢 脩 |
攘 | rǎng | 扌 | 20畫 | 基本字義 攘 rǎng(ㄖㄤˇ) ⒈ ?侵奪,偷竊:攘羊(指暴露親人的過失,語出《論語·子路》中的“耳父攘攘,而子證之”)。攘奪。攘竊。攘善(掠人之美)。 ⒉ ?推,排斥:攘斥。攘除。攘夷(抵御外國侵略)。 ⒊ ?煩亂:攘攘(紛亂)。擾攘。 ⒋ ?捋:攘袂。攘臂。 異體字 讓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襄聲 English seize, take by force; repel |
修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修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