蝘蜓嘲龍
- 拼音yǎn tíng cháo lóng
- 注音一ㄢˇ ㄊ一ㄥˊ ㄔㄠˊ ㄌㄨㄥˊ
- 繁體蝘蜓嘲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蝘蜓嘲龍[ yǎn tíng cháo lóng ]
⒈ ?以蝘蜓比作龍,有隨意混雜,貶低一方之意。語出漢揚雄《解嘲》:“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凰執(zhí)蝘蜓而嘲龍?!?/p>
引證解釋
⒈ ?以蝘蜓比作龍,有隨意混雜,貶低一方之意。
引語出 漢 揚雄 《解嘲》:“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凰執(zhí)蝘蜓而嘲龜龍?!?br />唐 李白 《鳴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蝘蜓嘲龍,魚目混珍。”
蝘蜓嘲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蝘 | yǎn | 蟲 | 15畫 | 基本字義 蝘 yǎn(一ㄢˇ) ⒈ ?〔蝘蜓〕①古書上指壁虎。②一種爬蟲,全身有光滑圓鱗,背面古銅色,有金屬光澤,捕食昆蟲。亦稱“銅石龍子”。 ⒉ ?蟬的一種。 異體字 鼴 English gecko, kind of cicada |
蜓 | tíng | 蟲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蜓 tíng(ㄊ一ㄥˊ) ⒈ ?〔蜻( qīng )蜓〕見“蜻1”。 ⒉ ?〔蝘蜓〕見“蝘”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廷聲 English dragonfly |
龍 | lóng | 龍 | 5畫 | 基本字義 龍(龍) lóng(ㄌㄨㄥˊ) ⒈ ?傳說中的一種長形、有鱗、有角的神異動物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作雨:龍舟。龍燈。龍宮。龍駒(駿馬,喻才華出眾的少年)。畫龍點睛。龍蟠虎踞。 ⒉ ?古生物學(xué)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:恐龍。 ⒊ ?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稱關(guān)于皇帝的東西:龍顏。龍體。龍袍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龍 竜 龒 ? ? 漢英互譯 dragon、imperial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 |
嘲 | cháo zhāo | 口 | 15畫 | 基本字義 嘲 cháo(ㄔㄠˊ) ⒈ ?譏笑,拿人取笑:嘲笑。嘲弄。嘲罵。嘲誚。嘲謔。冷嘲熱諷。 其他字義 嘲 zhāo(ㄓㄠ) ⒈ ?〔嘲哳(zhā)〕同“啁哳”。 異體字 謿 漢英互譯 ridicule、deride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朝聲 English ridicule, deride, scorn, jeer at |
蝘蜓嘲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蝘蜓嘲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