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云十六州
- 拼音yàn yún shí liù zhōu
- 注音一ㄢˋ ㄩㄣˊ ㄕˊ ㄌ一ㄡˋ ㄓㄡ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燕云十六州[ yàn yún shí liù zhōu ]
⒈ ?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賂契丹,借契丹力以建立后晉王朝。十六州為:幽、薊、瀛、莫、涿、檀、順、新、媯、儒、武、云、應(yīng)、寰、朔、蔚,約當(dāng)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地區(qū)。
引證解釋
⒈ ?五代 石敬瑭 以 燕 云 十六州賂 契丹,借 契丹 力以建立 后晉 王朝。十六州為:幽、薊、瀛、莫、涿、檀、順、新、媯、儒、武、云、應(yīng)、寰、朔、蔚,約當(dāng)今 河北 山西 兩省北部地區(qū)。參閱《資治通鑒·后晉高祖天福元年》。
引《宋史·地理志序》:“至是,天下既一,疆理幾復(fù) 漢 唐 之舊,其未入職方氏者,唯 燕 云 十六州而已?!?/span>
國語辭典
燕云十六州[ yān yún shí liù zhōu ]
⒈ ?約當(dāng)今河北、山西北部及察哈爾南部地。即幽、薊、涿、順、檀、瀛、莫、新、媯、儒、武、蔚、云、應(yīng)、寰、朔等十六州。五代晉石敬瑭曾割十六州以賂契丹。
燕云十六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州 | zhōu | 川 | 6畫 | 基本字義 州 zhōu(ㄓㄡ) ⒈ ?古代的一種行政區(qū)劃,所轄地區(qū)的大小歷代不同(后多用于地名):州縣。杭州。 ⒉ ?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(qū)劃: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。 異體字 洲 漢英互譯 canton、eparchy、state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, state |
云 | yún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云(雲(yún)) yún(ㄩㄣˊ) ⒈ ?說話,引文:人云亦云。子曰詩云。云云(如此,這樣;引用文句或談話時,表示結(jié)束或有所省略)。 ⒉ ?文言助詞,句首句中句末都用:云誰之思?歲云暮矣,著記時也云。 ⒊ ?水氣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,成團(tuán)地在空中飄浮:行云流水。云蒸霞蔚。 ⒋ ?指中國“云南省”:云腿(云南省出產(chǎn)的火腿)。 異體字 雲(yún) 漢英互譯 clou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ay, speak; clouds |
燕 | yàn yān | 灬 | 16畫 | 基本字義 燕 yàn(一ㄢˋ) ⒈ ?鳥類的一科,候鳥,常在人家屋內(nèi)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,捕食昆蟲,對農(nóng)作物有益:燕爾(形容新婚夫婦親睦和美的樣子)。燕好(常用以指男女相愛)。燕侶。燕雀處( chǔ )堂(喻居安而不知遠(yuǎn)慮,臨禍卻不能自知)。 ⒉ ?輕慢:“燕朋逆其師”。 ⒊ ?古同“宴”,安閑,安樂。 ⒋ ?古同“宴”,宴飲。 其他字義 燕 yān(一ㄢ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南部:燕趙。燕山。燕京。 ⒉ ?姓 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(dá)到頂點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?數(shù)名,五加一(在鈔票或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陸”代):六書(古時分析漢字形、音、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藝(a.古時指“禮”、“樂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書”、“數(shù)”六種技藝;b.六經(jīng))。六欲(佛教名詞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儀姿態(tài)欲”、“言語音聲欲”、“細(xì)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種欲望)。六合(“東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燕云十六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燕云十六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