吆號子
- 拼音yāo hào zǐ
- 注音一ㄠ ㄏㄠˋ ㄗˇ
- 繁體吆號子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吆號子[ yāo hào zǐ ]
⒈ ?陜北一種農(nóng)村小調(diào),是勞動時一種集體唱歌的形式。多半由一個人領(lǐng)唱,唱完一句或一段,眾人“吆號”“吆號”地幫腔,故稱。亦指大聲唱“吆號子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陜北 一種農(nóng)村小調(diào),是勞動時一種集體唱歌的形式。多半由一個人領(lǐng)唱,唱完一句或一段,眾人“吆號”“吆號”地幫腔,故稱。亦指大聲唱“吆號子”。參閱《陜北民歌選·吆號子》。
引杜鵬程 《延安人》三:“對面山上,有幾百名工人在吆號子?!?/span>
吆號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吆 | yāo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吆 yāo(一ㄠ) ⒈ ?〔吆喝〕(大聲)喊叫。多用于大聲叫賣東西和大聲驅(qū)趕牲畜,如大聲喊號子等。亦單用,義同,如“老姜頭站在那里紋絲不動,吆著號子?!?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幺聲 English bawl, yell, shout, cry out |
號 | hào háo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號(號) hào(ㄏㄠˋ) ⒈ ?名稱:國號。年號。字號。 ⒉ ?舊指名和字以外的別號:如“李白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”。 ⒊ ?記號,標志:信號。暗號。 ⒋ ?排定的次序或等級:編號。號碼。 ⒌ ?揚言,宣稱:號稱。項羽兵四十萬,號百萬。 ⒍ ?指某種人員:病號。傷號。 ⒎ ?標上記號:號房子。把這件東西號上。 ⒏ ?號令,命令:發(fā)號施號令。號召。 ⒐ ?軍隊或樂隊里所用的西式喇叭:吹號。號兵。 ⒑ ?量詞,用于人數(shù):昨天去了幾十 |
吆號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吆號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