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
詞語解釋
一百[ yī bǎi ]
⒈ ?數(shù)詞。十的十倍。泛指多數(shù)。指跨步。
引證解釋
⒈ ?數(shù)詞。十的十倍。
引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前日於 齊,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。”
唐 駱賓王 《冬日宴》詩:“二三物外友,一百杖頭錢。”
宋 葛立方 《韻語陽秋》卷五:“政和 中,遂著於令,士庶傳習(xí)詩賦者,杖一百?!?/span>
⒉ ?泛指多數(shù)。
引北周 庾信 《對酒歌》:“人生一百年,歡笑惟三五?!?br />宋 楊萬里 《都下無憂館小樓春盡旅懷》詩之一:“更無短計消長日,且繞欄干一百回?!?/span>
⒊ ?指跨步。
引清 郝懿行 《證俗文》卷七:“今人一足引前,一足曳后,謂之一百……又今人履石渡水,將近彼岸,跨步而過,亦曰一百?!?/span>
一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百 | bǎi | 白 | 6畫 | 基本字義 百 bǎi(ㄅㄞˇ) ⒈ ?數(shù)名,十個十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佰”代):百步穿楊。百兒八十。百分比。 ⒉ ?喻很多:百草。百貨。百姓(人民)。百般。百煉成鋼。百無聊賴。百廢俱興( xīng )。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、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意:從一、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; numerous, many |
一百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