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和拳
- 拼音yì hé quán
- 注音一ˋ ㄏㄜˊ ㄑㄨㄢˊ
- 繁體義和拳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義和拳,義和團(tuán)[ yì hé quán,yì hé tuán ]
⒈ ?于1900年試圖用暴力把外國侵略者驅(qū)逐出中國、并強(qiáng)迫本國基督教徒放棄基督教信仰的秘密會社的成員。
英the Boxers; Yihetuan,corps of Righteousness and Harmony;
引證解釋
⒈ ?起自十九世紀(jì)初的我國以農(nóng)民、手工業(yè)者和其他群眾為主體的民間結(jié)社,同白蓮教和八卦教有源流上的關(guān)系。最初流行于 山東、河南 等地,采用白蓮教的經(jīng)典和教義進(jìn)行宣傳,以設(shè)拳廠、練拳術(shù)的方式組織群眾。1896年在 山東 反對外國教會斗爭中, 曹州 出現(xiàn)大刀會, 德州 一帶則有 朱紅燈 領(lǐng)導(dǎo)的義和拳。此后義和拳更利用設(shè)神壇、喝符水等活動,鼓舞群眾不怕洋槍洋炮,進(jìn)行反侵略斗爭。1899年,改義和拳為義和團(tuán),逐步由 山東 擴(kuò)展到 華北 各省。參見“義和團(tuán)”。
國語辭典
義和拳[ yì hé quán ]
⒈ ?清末光緒年間的秘密會黨。因倡習(xí)拳棒武術(shù)來抵御洋槍洋炮,詐言可以刀槍不入,故稱為「義和拳」。后改稱為「義和團(tuán)」。參見「義和團(tuán)」條。
義和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義 | yì | 丶 | 3畫 | 基本字義 義(義) yì(一ˋ) ⒈ ?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:正義。義不容辭。義無反顧。仗義直言。 ⒉ ?合乎正義或公益的:義舉。義務(wù)。義憤。義演。見義勇為。 ⒊ ?情誼:義氣。恩義。義重如山。 ⒋ ?意思,人對事物認(rèn)識到的內(nèi)容:意義。含義。釋義。微言大義。 ⒌ ?指認(rèn)為親屬的:義父。 ⒍ ?人工制造的(人體的部分):義齒。義肢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義 漢英互譯 adopted、artificial、justice、meaning、relationship、righteousness 造字法 原為會意 Engl |
拳 | quán | 手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拳 quán(ㄑㄨㄢˊ) ⒈ ?屈指卷( juǎn )握起來的手:拳頭(“頭”讀輕聲)。 ⒉ ?徒手的武術(shù):拳術(shù)。打拳。太極拳。拳譜。拳腳。 ⒊ ?肢體彎曲:拳曲。拳起腿來。 ⒋ ?量詞,用于拳頭打人的動作:打他幾拳。 異體字 ? 搼 漢英互譯 boxing、fist 造字法 形聲:上形下聲 English fist; various forms of boxing |
和 | hé hè huó huò hú | 口 | 8畫 | 基本字義 和 hé(ㄏㄜˊ) ⒈ ?相安,諧調(diào):和美。和睦。和諧。和聲。和合(a.和諧;b.古代神話中象征夫妻相愛的兩個神)。和衷共濟(jì)。 ⒉ ?平靜:溫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氣。和悅。和煦?;蒿L(fēng)和暢。 ⒊ ?平息爭端:講和。和約。和議。和親。 ⒋ ?數(shù)學(xué)上指加法運算中的得數(shù)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 ⒌ ?連帶:和盤托出(完全說出來)。和衣而臥。 ⒍ ?連詞,跟,同:我和老師打球。 ⒎ ?介詞,向,對:我和老師請教。 ⒏ ?指日本國:和服(日本式服 |
義和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義和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