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舉兩得
- 拼音yī jǔ liǎng dé
- 注音一 ㄐㄨˇ ㄌ一ㄤˇ ㄉㄜˊ
- 繁體一舉兩得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舉兩得[ yī jǔ liǎng dé ]
⒈ ?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。
英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;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;
引證解釋
⒈ ?做一件事能使兩方面都得到好處。
引語本《東觀漢記·耿弇傳》:“吾得 臨淄,即 西安 孤,必覆亡矣。所謂一舉而兩得者也?!?br />《晉書·束晳傳》:“二郡田地逼狹,謂可徙遷西州,以充邊土,賜其十年之復(fù),以慰重遷之情。一舉兩得,外實(shí)內(nèi)寬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:“伯牙 討這個差使,一來,是個大才,不辱君命;二來,就便省視鄉(xiāng)里,一舉兩得?!?br />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特制者用宣紙,此外以廉紙印若干,定價極便宜,使學(xué)生亦有力購讀,頗為一舉兩得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一舉兩得[ yī jǔ liǎng dé ]
⒈ ?比喻一種舉動同時兼收兩利。也作「一舉兩便」。
引《晉書·卷五一·束晳傳》:「一舉兩得,外實(shí)內(nèi)寬,增廣窮人之業(yè),以辟西郊之田,此又農(nóng)事之大益也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卷一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:「伯牙討這個差使,一來,是個大才,不辱君命;二來,就便省視鄉(xiāng)里,一舉兩得?!?/span>
近兩全其美 一箭雙雕 一石二鳥
反顧此失彼
一舉兩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(fù)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兩 | liǎng | 一 | 7畫 | 基本字義 兩(兩) liǎng(ㄌ一ㄤˇ) ⒈ ?數(shù)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詞和“個、半、千、萬、億”前:兩個黃鸝。兩本書。 ⒉ ?雙方:兩可。兩邊。兩便(客套用語,彼此方便)。兩旁。兩側(cè)。兩袖清風(fēng)。兩敗俱傷。 ⒊ ?中國市制重量單位:十兩(一市斤。舊制為十六兩一市斤)。半斤八兩(喻彼此一樣,不相上下,含貶義)。 ⒋ ?表示不定數(shù)目:兩下子。兩著兒( zhāor )。 異體字 兩 両 ? 漢英互譯 liang、tael、twai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wo, both, pair, co |
舉 | jǔ | 丶 | 9畫 | 基本字義 舉(舉) jǔ(ㄐㄨˇ) ⒈ ?向上抬,向上托:舉頭。舉手。舉重。舉棋不定。 ⒉ ?動作行為:舉止。輕而易舉。 ⒊ ?發(fā)起,興辦:舉義。舉辦。創(chuàng)舉。 ⒋ ?提出:舉要。舉例。 ⒌ ?推選,推薦:推舉。薦舉。 ⒍ ?全:舉國。舉世。舉家。 ⒎ ?古代指科舉取士:科舉。舉人。一舉成名。 ⒏ ?攻克:“一戰(zhàn)而舉鄢、郢”。 異體字 舉 挙 擧 ? 漢英互譯 lift、raise、act、choose、deed、elect、enumerate、heave、raising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raise, lift up; recom |
得 | dé děi de | 彳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得 dé(ㄉㄜˊ) ⒈ ?獲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 kòng 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濟(jì)。心得。 ⒉ ?適合:得勁。得當(dāng)( dàng )。得法。得體。 ⒊ ?滿意:得意。揚(yáng)揚(yáng)自得。 ⒋ ?完成,實(shí)現(xiàn):飯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)。 ⒌ ?可以,許可:不得隨地吐痰。 ⒍ ?口語詞(a.表禁止,如“得了,別說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得,就這么辦”)。 其他字義 得 děi(ㄉㄟˇ) ⒈ ?必須,須要:可得注意。 ⒉ ?極舒服,極適意: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