鸚鵡筆
- 拼音yīng wǔ bǐ
- 注音一ㄥ ㄨˇ ㄅ一ˇ
- 繁體鸚鵡筆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鸚鵡筆[ yīng wǔ bǐ ]
⒈ ?《后漢書·文苑傳下·禰衡》載:禰衡少有才辯,而氣剛傲物。
引證解釋
⒈ ?《后漢書·文苑傳下·禰衡》載:禰衡 少有才辯,而氣剛傲物。 孔融 薦 衡 于 曹操,操 送 衡 于 劉表,表 又送之于 江夏 太守 黃祖。祖 長(zhǎng)子 射 為 章陵 太守,與 衡 善。“射 時(shí)大會(huì)賓客,人有獻(xiàn)鸚鵡者, 射 舉巵於 衡 曰:‘愿先生賦之,以?shī)始钨e。’ 衡 攬筆而作,文無(wú)加點(diǎn),辭采甚麗。”后因以指 禰衡 作《鸚鵡賦》的高超文筆。
引明 徐渭 《漁陽(yáng)三弄》:“漢陽(yáng) 江草搖春日,天帝親聞鸚鵡筆?!?/span>
鸚鵡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鸚 | yīng | 鳥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鸚(鸚) yīng(一ㄥ) ⒈ ?〔鸚鵡〕鳥,上嘴大,呈鉤狀,下嘴短小,羽毛有各種顏色,產(chǎn)于熱帶和亞熱帶,能學(xué)人講話,如“鸚鸚學(xué)舌”(含貶義)。 ⒉ ?〔鸚哥〕鸚鵡的通稱。 ⒊ ?(鸚) 異體字 鸚 ?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嬰聲 English parrot |
鵡 | wǔ | 鳥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鵡(鵡) wǔ(ㄨˇ) ⒈ ?〔鸚鵡〕見“鸚”。 異體字 鵡 ?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武聲 English species of parrot |
筆 | bǐ | 毛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筆(筆) bǐ(ㄅ一ˇ) ⒈ ?寫字、畫圖的工具:毛筆。鋼筆。鉛筆。筆架。筆膽。 ⒉ ?組成漢字的點(diǎn)、橫、直、撇、捺等:筆畫。筆順。筆形。筆道。 ⒊ ?用筆寫,寫作的:筆者。代筆。筆耕。筆談。筆誤。筆譯。筆戰(zhàn)。筆名。 ⒋ ?寫字、畫畫、作文的技巧或特色:筆體。筆法。筆力。文筆。工筆。曲筆。伏筆。 ⒌ ?像筆一樣直:筆直。筆挺。筆陡。 ⒍ ?量詞,指錢款:一筆錢。 ⒎ ?指散文:“謝玄暉善為詩(shī),任彥升工于筆”。隨筆。 異 |
鸚鵡筆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鸚鵡筆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