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絲不掛
- 拼音yī sī bù guà
- 注音一 ㄙ ㄅㄨˋ ㄍㄨㄚˋ
- 繁體一絲不掛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絲不掛[ yī sī bù guà ]
⒈ ?原指佛教用語,意為棄絕塵世,無牽無掛。也形容赤身露體。
英birthday suit; do not have a stitch on;
引證解釋
⒈ ?原指魚類不受釣絲的掛礙,禪家常以此喻不為塵俗所牽累。按:佛語本作“寸絲不掛”。見《景德傳燈錄·南泉禪師》。
引宋 黃庭堅 《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》詩:“一絲不掛魚脫淵,萬古同歸蟻旋磨。”
《警世通言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把世情榮枯得喪,看做行云流水,一絲不掛?!?/span>
⒉ ?赤身裸體。
引宋 楊萬里 《清曉洪澤放閘》詩之一:“放閘老兵殊耐冷,一絲不掛下冰灘。”
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李氏紅蛇》:“或被髮裸體,一絲不掛?!?br />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起死》:“全身赤條條的一絲不掛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一絲不掛[ yī sī bù guà ]
⒈ ?赤身裸露。宋·楊萬里〈清曉洪澤放閘四絕句〉四首之一:「放閘老兵殊耐冷,一絲不掛下冰灘?!挂喾褐笩o所牽累,不為塵俗所牽累。宋·蘇軾〈贈虔州慈云寺鑒老〉詩:「遍界難藏真薄相,一絲不掛且逢場?!挂沧鳌复缃z不掛」、「寸絲不掛」。
⒉ ?釣桿上一條釣絲都不掛。
引宋·黃庭堅〈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〉詩:「一絲不掛魚脫淵,萬古同歸蟻旋磨?!?/span>
一絲不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絲 | sī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絲(絲) sī(ㄙ) ⒈ ?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:蠶絲。絲綢。緙(kè)絲(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。亦作“刻絲”)。 ⒉ ?像絲的東西:鐵絲。菌絲。肉絲。游絲。 ⒊ ?計量單位名,10忽是1絲,10絲是1毫。 ⒋ ?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:一絲不差。 一絲笑容。 ⒌ ?綿長的思緒或感情:情絲。愁絲。 ⒍ ?指弦樂器:絲竹(琴、瑟、簫、笛等樂器的總稱。竹指管樂器)。 異體字 絲 漢英互譯 a threadlike thing、silk、thread 造 |
掛 | guà | 扌 | 9畫 | 基本字義 掛(掛) guà(ㄍㄨㄚˋ) ⒈ ?借助繩索、鉤子、釘子等使物體附著于高處或連到另一物體上:懸掛。掛圖。掛牌。掛鋤。掛鐮。掛帥(掌帥印,喻居于領(lǐng)導、統(tǒng)帥地位)。披紅掛綠。掛一漏萬。 ⒉ ?牽記,牽連,牽累:牽掛。記掛。掛念。掛連。掛累(連累)。 ⒊ ?登記:掛號。掛失。 ⒋ ?打電話,或放回耳機中止通話,亦指交換機接通電話:給小張掛個電話。 ⒌ ?鉤?。阂路会斪訏熳×恕?⒍ ?物體表面蒙上或糊著:臉上像掛了一層霜 |
不 | bù fǒu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不 bù(ㄅㄨˋ) ⒈ ?副詞。 ⒉ ?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 ⒊ ?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⒋ ?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 其他字義 不 fǒu(ㄈㄡˇ) ⒈ ?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、not 相關(guān)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|
一絲不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絲不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