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絲兩氣
- 拼音yī sī liǎng qì
- 注音一 ㄙ ㄌ一ㄤˇ ㄑ一ˋ
- 繁體一絲兩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絲兩氣[ yī sī liǎng qì ]
⒈ ?猶言上氣不接下氣,形容心力俱疲。
⒉ ?猶言氣息奄奄,形容生命垂危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言上氣不接下氣,形容心力俱疲。
引元 岳伯川 《鐵拐李》第三折:“我纔離了三朝五日,兒也這其間哭的你一絲兩氣。”
元 無名氏 《硃砂擔》第四折:“哎喲,天那!走的我軟兀剌一絲兩氣?!?/span>
⒉ ?猶言氣息奄奄,形容生命垂危。
引《水滸傳》第九八回:“引 何靈 到內(nèi)里參見 瓊英 已畢,直到 鄔梨 臥榻前,只見口內(nèi)一絲兩氣?!?br />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老和尚雙手接了,見他一絲兩氣,甚不過意。”
洪深 《趙閻王》第六幕:“那婦人被鞭的一絲兩氣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一絲兩氣[ yī sī liǎng qì ]
⒈ ?比喻氣息微弱,奄奄一息。也作「一絲沒兩氣」、「一絲兩縷」。
引《水滸傳·第五二回》:「面如金紙,體似枯柴。悠悠無七魄三魂,細細只一絲兩氣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卷一五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「見秀童躺在板門上,七損八傷,一絲兩氣。」
一絲兩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絲 | sī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絲(絲) sī(ㄙ) ⒈ ?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:蠶絲。絲綢。緙(kè)絲(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。亦作“刻絲”)。 ⒉ ?像絲的東西:鐵絲。菌絲。肉絲。游絲。 ⒊ ?計量單位名,10忽是1絲,10絲是1毫。 ⒋ ?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:一絲不差。 一絲笑容。 ⒌ ?綿長的思緒或感情:情絲。愁絲。 ⒍ ?指弦樂器:絲竹(琴、瑟、簫、笛等樂器的總稱。竹指管樂器)。 異體字 絲 漢英互譯 a threadlike thing、silk、thread 造 |
氣 | qì | 氣 | 4畫 | 基本字義 氣(氣) qì(ㄑ一ˋ) ⒈ ?沒有一定的形狀、體積,能自由散布的物體:氣體。 ⒉ ?呼吸:沒氣了。氣厥。氣促。氣息。一氣呵成。 ⒊ ?自然界寒、曖、陰、晴等現(xiàn)象:氣候。氣溫。氣象。 ⒋ ?鼻子聞到的味:氣味。臭氣。 ⒌ ?人的精神狀態(tài):氣概。氣節(jié)。氣魄。氣派。氣餒。 ⒍ ?怒,或使人發(fā)怒:不要氣我了。氣惱。氣盛( shèng )。忍氣吞聲。 ⒎ ?欺壓:受氣。 ⒏ ?中醫(yī)指能使人體器官發(fā)揮機能的動力:氣功。氣血。氣虛。 ⒐ ?中醫(yī) |
兩 | liǎng | 一 | 7畫 | 基本字義 兩(兩) liǎng(ㄌ一ㄤˇ) ⒈ ?數(shù)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詞和“個、半、千、萬、億”前:兩個黃鸝。兩本書。 ⒉ ?雙方:兩可。兩邊。兩便(客套用語,彼此方便)。兩旁。兩側(cè)。兩袖清風。兩敗俱傷。 ⒊ ?中國市制重量單位:十兩(一市斤。舊制為十六兩一市斤)。半斤八兩(喻彼此一樣,不相上下,含貶義)。 ⒋ ?表示不定數(shù)目:兩下子。兩著兒( zhāor )。 異體字 兩 両 ? 漢英互譯 liang、tael、twai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wo, both, pair, co |
一絲兩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絲兩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