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粟
- 拼音yī sù
- 注音一 ㄙ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粟[ yī sù ]
⒈ ?古代長度和重量單位。喻物之細微渺小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長度和重量單位。
引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律之數(shù)十二,故十二蔈而當一粟,十二粟而當一寸……其以為量,十二粟而當一分,十二分而當一銖,十二銖而當半兩。”
⒉ ?喻物之細微渺小。
引宋 歐陽修 《憎蚊詩》:“惟爾於其間,有形纔一粟?!?br />宋 蘇軾 《赤壁賦》:“寄蜉蝣於天地,渺滄海之一粟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但恐太倉一粟,無濟于事?!?/span>
一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粟 | sù | 米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粟 sù(ㄙㄨˋ) ⒈ ?一年生草本植物,子實為圓形或橢圓小粒。北方通稱“谷子”,去皮后稱“小米”:粟子。滄海一粟。 ⒉ ?古代泛稱谷類:重( zhòng )農(nóng)貴粟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栗 ? 漢英互譯 millet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unhusked millet; grain |
一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