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言以蔽之
- 拼音yī yán yǐ bì zhī
- 注音一 一ㄢˊ 一ˇ ㄅ一ˋ ㄓ
- 詞性動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言以蔽之[ yī yán yǐ bì zhī ]
⒈ ?用一句話來概括它。
例《詩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無邪”。——《論語·為政》
英sum up in a look; put in a nutshell;
引證解釋
⒈ ?用一句話來概括。蔽,掩覆,引申為概括。
引《論語·為政》:“《詩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無邪。’”
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論贊》:“必備加擊難,則五車難盡。故略陳梗概,一言以蔽之。”
明 劉基 《敬齋箴》:“先王有言曰:‘經(jīng)禮三百,曲禮三千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毋不敬?!?br />’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你們要目不斜視,耳不旁聽,口不亂問,心不亂想,一言以蔽之,女人就得象個女人的樣子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一言以蔽之[ yī yán yǐ bì zhī ]
⒈ ?用一句話來概括它。也作「一言蔽之」。
引《論語·為政》:「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『思無邪?!弧?br />《歧路燈·第三回》:「只是教幼學之法,慢不得,急不得,松不得,緊不得,一言以蔽之曰難而已。」
英語one word says it all (idiom, from Analects)?; to cut a long story short, in a nutshell
德語um es in einem Wort zusammen zu fassen
一言以蔽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之 | zhī | 丶 | 3畫 | 基本字義 之 zhī(ㄓ) ⒈ ?助詞,表示領有、連屬關系:赤子之心。 ⒉ ?助詞,表示修飾關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?用在主謂結構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 ⒋ ?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 ⒌ ?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 ⒍ ?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?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薄?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為會意:上像向前的腳,下 |
以 | yǐ | 人 | 4畫 | 基本字義 以 yǐ(一ˇ) ⒈ ?用,拿,把,將:以一當十。以苦為樂。以身作則。以鄰為壑。以訛傳訛。以往鑒來。 ⒉ ?依然,順,按照:以時啟閉。物以類聚。 ⒊ ?因為:以人廢言。勿以善小而不為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 ⒋ ?在,于(指時日):“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 ⒌ ?目的在于:以待時機。以儆效尤。 ⒍ ?文言連詞,與“而”用法相同:夢寐以求。 ⒎ ?用在方位詞前,表明時間、方位、方向或數(shù)量的界限:以前。 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言 | yán | 言 | 7畫 | 基本字義 言 yán(一ㄢˊ) ⒈ ?講,說:言說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歡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 zhòng )(一說就說到點子上)。 ⒉ ?說的話:言論。言辭(亦作“言詞”)。語言。言語。言簡意賅。 ⒊ ?漢語的字:五言詩。七言絕句。洋洋萬言。 ⒋ ?語助詞,無義:言歸于好。“言告師氏,言告言歸”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?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 相關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: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 |
蔽 | bì | 艸 | 14畫 | 基本字義 蔽 bì(ㄅ一ˋ) ⒈ ?遮,擋:蔽野。遮蔽。掩蔽。 ⒉ ?隱藏:蔽匿。隱蔽。 ⒊ ?欺騙,隱瞞:蒙蔽。蔽美揚惡。 ⒋ ?概括:一言以蔽之。 異體字 撇 漢英互譯 my、ragged、shabby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敝聲 English cover, hide, conceal; shelter |
一言以蔽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言以蔽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