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史臺
- 拼音yù shǐ tái
- 注音ㄩˋ ㄕˇ ㄊㄞˊ
- 繁體御史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御史臺[ yù shǐ tái ]
⒈ ?中國古代監(jiān)察官署名稱,又名“憲臺”
英Yushi Tai;
引證解釋
⒈ ?官署名。專司彈劾之職。 西漢 時(shí)稱御史府, 東漢 初改稱御史臺,又名蘭臺寺。 梁 及 后魏、北齊 或謂之南臺, 后周 則稱司憲。 隋 及 唐 皆稱御史臺。惟 唐 一度改稱憲臺或肅政臺,不久又恢復(fù)舊稱。 明 洪武 十五年改為都察院, 清 沿用,御史臺之名遂廢。參閱《通典·職官六》、《明會要·職官五》。
國語辭典
御史臺[ yù shǐ tái ]
⒈ ?御史治事的地方。西漢稱為「御史府」,東漢以后稱為「御史臺」。
御史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御 | yù | 彳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御(禦) yù(ㄩˋ) ⒈ ?駕駛車馬:御車。御者。 ⒉ ?封建社會指上級對下級的治理,統(tǒng)治:“百官御事”。御下。御眾。 ⒊ ?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:御用。御覽。御旨。御賜。御駕親征。 ⒋ ?抵擋:防御。御敵。御寒。 異體字 ? ? 衘 馭 禦 ? 漢英互譯 drive、imperial、keep out、resist 造字法 會意意為人駕駛車馬 English drive, ride; chariot; manage |
臺 | tái tāi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臺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?高平的建筑物:亭臺樓閣。 ⒉ ?敬辭,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(guān)的事物:臺鑒。臺甫。 ⒊ ?像臺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臺。窗臺。燈臺。 ⒋ ?量詞:一臺戲。 ⒌ ?臺灣省的簡稱:臺胞。臺幣。 ⒍ ?姓。 ⒎ ?桌子、案子:寫字臺。 ⒏ ?發(fā)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(fēng)暴,稱“臺風(fēng)”。 其他字義 臺 tāi(ㄊㄞ) ⒈ ?〔天臺〕①山名,在中國浙江??;②地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? |
史 | shǐ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史 shǐ(ㄕˇ) ⒈ ?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(fā)展過程,亦指記述、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(xué)科:歷史。通史。斷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學(xué)史。史詩。史部(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,包括各類歷史著作)。史壇。史評。史前(沒有書面記錄的遠(yuǎn)古)。史不絕書。 ⒉ ?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:太史。內(nèi)史。 ⒊ ?古代官職:刺史。御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history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 |
御史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御史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