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策
- 拼音zèng cè
- 注音ㄗㄥˋ ㄘㄜˋ
- 繁體贈策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贈策[ zèng cè ]
⒈ ?《左傳·文公十三年》載:晉大夫士會奔秦,晉恐士會為秦所用,就派人招他回國。士會離秦時,“繞朝贈之以策,曰:'子無謂秦無人,吾謀適不用也。'”孔穎達疏引服虔曰:“繞朝以策書贈士會?!焙蠹匆浴百洸摺敝^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。
⒉ ?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載:秦穆公曾七日而寤,寤之日,對公孫支與子輿說,曾見天帝,天帝告以晉國將大亂等事。公孫支書而藏之,是為秦策。后用“贈策”謂天授其旨意。
引證解釋
⒈ ?《左傳·文公十三年》載:晉 大夫 士會 奔 秦,晉 恐 士會 為 秦 所用,就派人招他回國。
引士會 離 秦 時,“繞朝 贈之以策,曰:‘子無謂 秦 無人,吾謀適不用也?!?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:“繞朝 以策書贈 士會?!?br />后即以“贈策”謂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。 清 黃遵憲 《將應順天試仍用前韻呈靄人樵野丈》:“四海同袍征士氣,頻年贈策故人書?!?br />程善之 《和孟碩<獄中詩>》:“贈策漫教論往事,纓冠竟自失先機?!?/span>
⒉ ?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載:秦穆公 曾七日而寤,寤之日,對 公孫支 與 子輿 說,曾見天帝,天帝告以 晉國 將大亂等事。 公孫支 書而藏之,是為 秦 策。后用“贈策”謂天授其旨意。
引清 錢謙益 《方生行送方爾止還金陵》詩:“贈策每嗤天帝醉,移盤欲共仙人泣。”
國語辭典
贈策[ zèng cè ]
⒈ ?策,馬鞭。贈策指春秋時代,晉國的隨會投奔秦國,晉國害怕他的才能為秦國所用,便用計勸說他回國。秦大夫繞朝為隨會送行時以馬鞭相贈,并且說:「子無謂秦無人,吾謀適不用也?!贡硎咀约阂芽创x國招回隨會的計謀。見《左傳·文公十三年》。后泛指臨別時贈送物品或言語,以表明自己的心意。
引唐·盧照鄰〈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〉詩:「離言欲贈策,高辨正連環(huán)?!?/span>
贈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贈 | zèng | 貝 | 16畫 | 基本字義 贈(贈) zèng(ㄗㄥˋ) ⒈ ?把東西無代價地送給別人:贈與。贈禮。贈言。贈序(送別的文章)。贈別。贈送?;刭?。 ⒉ ?古代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及其親屬加封:追贈。 ⒊ ?驅(qū)除:以贈惡夢。 異體字 贈 漢英互譯 present 造字法 形聲:從貝、曾聲 English give present; bestow, confer |
策 | cè | 竹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策 cè(ㄘㄜˋ) ⒈ ?古代的一種馬鞭子,頭上有尖刺。 ⒉ ?鞭打:策馬。鞭策。 ⒊ ?激勵,促進:策動。策勉。 ⒋ ?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:簡策。 ⒌ ?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:策命。策免。策封。 ⒍ ?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:策論。策問。 ⒎ ?杖:策杖。 ⒏ ?中國數(shù)學上曾經(jīng)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,形狀與“籌”相似。 ⒐ ?計謀,主意,辦法:上策。獻策。決策。政策。策劃。束手無策。 ⒑ ?書法用字名稱,指仰橫。 ⒒ ?姓 |
贈策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贈策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