笮鼠
- 拼音zé shǔ
- 注音ㄗㄜˊ ㄕ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笮鼠[ zé shǔ ]
⒈ ?古代一種雜技名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一種雜技名稱。
引《南齊書·樂志三》:“角抵、像形、雜伎,歷代相承有也。其增損源起,事不可詳…… 江左 咸康 中,罷紫鹿、跂行、鱉食、笮鼠、齊王卷衣、絶倒、五案等伎?!?/span>
笮鼠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笮 | zuó zé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笮 zuó(ㄗㄨㄛˊ) ⒈ ?用竹篾擰成的索:笮橋(竹索橋)。 其他字義 笮 zé(ㄗㄜˊ) ⒈ ?鋪在椽上瓦下的葦席或竹席。 ⒉ ?壓榨:“吏士渴乏,笮馬糞汁而飲之”。 ⒊ ?裝箭的竹器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柞 筰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乍聲 English boards which support tiles on roof |
鼠 | shǔ | 鼠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鼠 shǔ(ㄕㄨˇ) ⒈ ?哺乳動物的一科,門齒終生持續(xù)生長,常借嚙物以磨短,繁殖迅速,種類甚多,有的能傳播鼠疫等病原,并為害農(nóng)林草原,盜食糧食,破壞貯藏物、建筑物等(俗稱“耗子”):老鼠。鼠膽。鼠目寸光。投鼠忌器。鼠輩。 ⒉ ?隱憂:鼠思。 異體字 ? 鼡 漢英互譯 rat 造字法 象形:像鼠之形 English rat, mouse; KangXi radical 208 |
笮鼠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笮鼠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