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蠶
- 拼音zhāng cán
- 注音ㄓㄤ ㄘㄢˊ
- 繁體樟蠶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樟蠶[ zhāng cán ]
⒈ ?野蠶之一,色綠,有長白毛,繭呈黃褐色,蛾子的翅為灰褐雜以綠色。廣東、江西等省多見。
英wild silkworm;
引證解釋
⒈ ?蠶的一種。幼蟲身體黃綠色,全身有毛,吃樟、栗、白楊、胡桃等樹的葉子。繭長橢圓形,絲堅韌,可供紡織,亦可用作外科縫線和釣魚絲。
國語辭典
樟蠶[ zhāng cán ]
⒈ ?動物名。昆蟲綱天蠶蛾科。一種野蠶。色綠,有長白毛。繭為黃褐色,絲可抽做紡織用,或制外科縫線、釣魚絲等。蛾翅灰褐,雜以綠色,后翅中央有圓形紫黑色紋,產(chǎn)自廣東、江西等省。幼蟲為樟樹、栗樹、櫸樹等之害蟲。
樟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樟 | zhāng | 木 | 15畫 | 基本字義 樟 zhāng(ㄓㄤ) ⒈ ?常綠喬木,木質(zhì)堅硬細(xì)致,有香氣,做成箱柜可防蠹蟲:香樟(樟樹)。樟腦(由樟樹的根、莖、枝、葉蒸餾而制成的白色結(jié)晶體,可入藥。亦是工業(yè)原料。亦稱“潮腦”)。 異體字 章 漢英互譯 camphor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章聲 English camphor tree |
蠶 | cán | 蟲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蠶(蠶) cán(ㄘㄢˊ) ⒈ ?昆蟲,有“家蠶”和“柞( zuò )蠶”,通常指“家蠶”,吃桑葉,吐絲做繭。絲可織綢緞。“柞蠶”吃柞樹葉,絲可織繭綢:蠶絲。蠶繭。蠶食。蠶寶寶(蠶的愛稱)。 異體字 蠶 蝅 蠺 ? ? ? 漢英互譯 silkworm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天聲 English silkworms |
樟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樟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