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彰
- 拼音zhāo zhāng
- 注音ㄓㄠ ㄓㄤ
- 詞性形容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昭彰[ zhāo zhāng ]
⒈ ?顯而易見;深重;遠揚。
例丑行昭彰。
信義昭彰?!啤だ畛读銈鳌?/span>
英flagrant; evident; clear; manifest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昭章”。
⒉ ?昭著;顯著。亦謂使彰明。
引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昭章先帝之文功,明著祖宗之令德?!?br />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<陶淵明集>序》:“詞采精拔,跌宕昭彰,獨超眾類。”
宋 歐陽修 《集古錄跋尾·唐李聽神道碑》:“聽 父子為 唐 名將,其勛業(yè)昭彰,故以碑考傳,少所差異?!?br />清 林則徐 《會諭澳同知再行諭飭義律繳土交兇稿》:“夫殺人者死,天理昭彰,無論 中國 外夷,一命總須一抵?!?br />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三章六:“這一對暴發(fā)的大總統(tǒng)和副總統(tǒng),昭彰的報應出現(xiàn)了?!?/span>
⒊ ?光耀。
引南朝 齊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昭章云漢,暉麗日月?!?br />唐 元稹 《郊天日五色祥云賦》:“昭章文物,皆摛錦之相連?!?br />前蜀 杜光庭 《中元眾修金箓齋詞》:“昭彰帝紀,炳蔚人文?!?/span>
國語辭典
昭彰[ zhāo zhāng ]
⒈ ?華茂、顯著。南朝梁·蕭統(tǒng)宋·歐陽修也作「昭章」。
引《梁昭明太子文集·卷四·陶淵明集序》:「辭彩精拔,跌宕昭彰,獨超眾類?!?br />《集古錄跋尾·卷九·唐李聽神道碑》:「聽父子為唐名將,其勛業(yè)昭彰,故以碑考傳,少所差異?!?/span>
近明顯 顯著
⒉ ?彰顯、明示。
引魏·孝文帝〈祭嵩高山文〉:「昭彰天地,吐納五精?!?/span>
昭彰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昭 | zhāo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昭 zhāo(ㄓㄠ) ⒈ ?光明:昭明。昭昭(a.明亮的樣子,如“日月昭昭”;b.明白事理。如“賢者以其昭昭,使人昭昭”)。 ⒉ ?明顯,顯著:昭著。昭彰。昭布。昭雪(揭明真情,洗清冤枉)。 異體字 佋 巶 炤 照 漢英互譯 clear、obvious 造字法 形聲:從日、召聲 English bright, luminous; illustrious |
彰 | zhāng | 彡 | 14畫 | 基本字義 彰 zhāng(ㄓㄤ) ⒈ ?明顯,顯著:彰彰。昭彰。彰明。欲蓋彌彰。 ⒉ ?表明,顯揚:表彰。彰善癉惡(表揚好的,憎恨壞的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遧 漢英互譯 clear、conspiuous、evident 造字法 形聲:從彡、章聲 English clear, manifest, obvious |
昭彰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