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州橋
- 拼音zhào zhōu qiáo
- 注音ㄓㄠˋ ㄓㄡ ㄑ一ㄠˊ
- 繁體趙州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趙州橋[ zhào zhōu qiáo ]
⒈ ?82米,橋面寬約10米,主拱跨徑37.02米,拱圈矢高7.23米。拱圈由28條并列石條組成,上設(shè)四個小孔。又名安濟橋。
英Zhaozhou Bridge;
引證解釋
⒈ ?原名 安濟橋。俗稱 趙州 大石橋。位于 河北省 趙縣 城南 洨河 上。 隋 開皇、大業(yè) 年間名匠 李春 所建,為我國現(xiàn)存古代著名建筑之一。
引明 湯顯祖 《邯鄲記·入夢》:“驀過 趙州橋,蹬上這 邯鄲 道?!?br />《詩刊》1978年第2期:“中國 美麗的 洨河 上,那彩虹般的 趙州橋 呵,已經(jīng)屹立了七百個冬春!”
趙州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州 | zhōu | 川 | 6畫 | 基本字義 州 zhōu(ㄓㄡ) ⒈ ?古代的一種行政區(qū)劃,所轄地區(qū)的大小歷代不同(后多用于地名):州縣。杭州。 ⒉ ?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(qū)劃: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。 異體字 洲 漢英互譯 canton、eparchy、state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, state |
趙 | zhào | 走 | 9畫 | 基本字義 趙(趙) zhào(ㄓㄠˋ) ⒈ ?中國古代國名(a.戰(zhàn)國時代的“趙”;b.西晉結(jié)束,匈奴族、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“趙國”,史稱“前趙”、“后趙”):趙客(戰(zhàn)國時燕趙多俠士,遂以“趙客”為俠士通稱)。燕( yàn )趙(燕趙之地,泛指北方)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趙 造字法 形聲 |
橋 | qiáo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橋(橋) qiáo(ㄑ一ㄠˊ) ⒈ ?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:橋梁。橋墩。橋涵。橋頭堡。吊橋。棧橋。引橋。立交橋。 ⒉ ?形狀如橋梁的:心臟搭橋手術(shù)。 ⒊ ?古同“喬”,高。 ⒋ ?古同“矯”,正,整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橋 槗 漢英互譯 bridge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喬聲 English bridge; beam, crosspiece |
趙州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趙州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