札子
- 拼音zhá zǐ
- 注音ㄓㄚˊ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札子[ zhá zǐ ]
⒈ ?官府中用來上奏或啟事的一種文書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書。用于向皇帝或長官進(jìn)言議事。
引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梁中書 道:‘我有心要抬舉你,這獻(xiàn)生辰綱的札子內(nèi),另修一封書在中間,太師面前重重保你,受道敕命回來。’”
例如:宋 王安石 有上皇帝的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》。
⒉ ?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下行文書。用于發(fā)指示或委職派差。
引清 遯廬 《童子軍·警鼓》:“我那縣太爺,奉了本府大人的札子,説是民間私設(shè)的學(xué)堂,一概不準(zhǔn)學(xué)習(xí)兵操,仰該縣一律禁止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四回:“不到十來天工夫,他便接連著奉了兩個(gè)札子,委了籌防局的提調(diào)與及山貨局的會辦了。”
⒊ ?樂器名。
引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乾淳教坊》:“馬后樂:拍扳, 吳興祖 ……札子, 孟清、時(shí)世俊?!?/span>
國語辭典
札子[ zhá zi ]
⒈ ?官府中的往來文書。也作「劄子」。
引《水滸傳·第一六回》:「這獻(xiàn)生辰綱的札子內(nèi),另修一封書在中間,太師跟前重重保你。」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·第四七回》:「他叫做藍(lán)寶堂,得了札子到差之后,便去見總督。」
札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札 | zhá | 木 | 5畫 | 基本字義 札 zhá(ㄓㄚˊ) ⒈ ?古時(shí)寫字的小木筒:札記。 ⒉ ?信件:手札。信札。 ⒊ ?舊時(shí)的一種公文:札子。 ⒋ ?夭死。 異體字 剳 劄 扎 軋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letter, note; correspondence |
札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札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