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公駿馬
- 拼音zhī gōng jùn mǎ
- 注音ㄓ ㄍㄨㄥ ㄐㄨㄣˋ ㄇㄚˇ
- 繁體支公駿馬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支公駿馬[ zhī gōng jùn mǎ ]
⒈ ?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言語(yǔ)》:“支道林常養(yǎng)數(shù)匹馬?;蜓缘廊诵篑R不韻,支曰:'貧道重其神駿。'”余嘉錫箋疏:“《吳郡志》九云:支遁庵在南峰,古號(hào)支硎山,晉高僧支遁嘗居此。剜山為龕,甚寬敞。道林喜養(yǎng)駿馬,今有白馬磵,云飲馬處也。庵旁石上有馬足四,云是道林飛步馬跡也?!焙笥靡詾榈?。
引證解釋
⒈ ?參見(jiàn)“支公”。參見(jiàn)“支公”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言語(yǔ)》:“支道林 常養(yǎng)數(shù)匹馬?;蜓缘廊诵篑R不韻, 支 曰:‘貧道重其神駿?!?br />余嘉錫 箋疏:“《吳郡志》九云:支遁 菴在 南峯,古號(hào) 支硎山,晉 高僧 支遁 嘗居此。剜山為龕,甚寬敞。 道林 喜養(yǎng)駿馬,今有 白馬磵,云飲馬處也。菴旁石上有馬足四,云是 道林 飛步馬跡也。”
后用以為典。 明 高啟 《再游南峰》詩(shī):“支公 駿馬嗟何處,石上莓苔沒(méi)舊蹤。”
支公駿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支 | zhī | 支 | 4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支 zhī(ㄓ) ⒈ ?撐持,伸出,豎起:支撐。支援。體力不支。 ⒉ ?受得?。簶?lè)不可支。 ⒊ ?領(lǐng)款或付款:支付。 ⒋ ?調(diào)度,指使:支使。支應(yīng)。支著兒。 ⒌ ?附屬于總體的一個(gè)部分:總支。支流。支離。 ⒍ ?〔地支〕歷法中用的十二個(gè)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 ⒎ ?量詞:一支筆。 異體字 搘 枝 梔 肢 漢英互譯 branch、pay、prop up、protrude、raise 相關(guān)字詞 收 造字法 原為會(huì)意 English disperse, pay; support; branch |
馬 | mǎ | 馬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?哺乳動(dòng)物,頸上有鬃,尾生長(zhǎng)毛,四肢強(qiáng)健,善跑,供人騎或拉東西:馬匹。駿馬。馬到成功。馬首是瞻(喻跟隨別人行動(dòng))。 ⒉ ?大:馬蜂。馬勺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駿 | jùn | 馬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駿(駿) jùn(ㄐㄨㄣˋ) ⒈ ?良馬:駿馬。駿足。駿骨。 ⒉ ?迅速:駿奔。駿發(fā)。 ⒊ ?古同“峻”,高大。 ⒋ ?古同“俊”,才智超群。 異體字 駿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excellent horse, noble steed |
公 | gōng | 八 | 4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公 gōng(ㄍㄨㄥ) ⒈ ?正直無(wú)私,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無(wú)私。 ⒉ ?共同的,大家承認(rèn)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 ⒊ ?國(guó)家,社會(huì),大眾:公共。公安(社會(huì)整體的治安)。公眾。公民。公論(公眾的評(píng)論)。 ⒋ ?讓大家知道:公開(kāi)。公報(bào)。公然。 ⒌ ?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國(guó)周代指“太師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?!保晃鳚h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 ⒍ ?敬辭,尊稱(chēng)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諸公 |
支公駿馬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支公駿馬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