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言極諫
- 拼音zhí yán jí jiàn
- 注音ㄓˊ 一ㄢˊ ㄐ一ˊ ㄐ一ㄢˋ
- 繁體直言極諫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直言極諫[ zhí yán jí jiàn ]
⒈ ?謂以正直的言論諫諍。古時多用于臣下對君主。直言極諫科的省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以正直的言論諫諍。古時多用于臣下對君主。
引漢 晁錯 《舉賢良對策》:“救主之失,補主之過,揚主之美,明主之功,使主內(nèi)無邪辟之行,外無騫污之名。事君若此,可謂直言極諫之士矣?!?br />《史記·孝文本紀(jì)》:“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,以匡朕之不逮?!?br />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賢良》:“蓋古之所謂賢良方正者,能直言極諫而已。”
明 宋濂 《題太平策后》:“昔 成宗皇帝 臨御萬方,以天下之廣非一人耳目所及,羣臣有直言極諫者,咸嘉納焉?!?br />朱自清 《論老實話》:“直說遭怨,直言遭忌,就如刺了別人的心--小之被人罵為‘臭嘴’,大之可以殺身。所以不折不扣的‘直言極諫’之臣,到底是寥寥可數(shù)的?!?/span>
⒉ ?直言極諫科的省稱。參見“直言極諫科”。
引唐 白居易 《唐揚州倉曹參軍王府君志銘并序》:“播 應(yīng)制舉對直言極諫策,授集賢殿校書郎?!?br />宋 蘇軾 《答李端叔書》:“既及進士第,貪得不已。又舉制策,其實何所有,而其科號為直言極諫,故每紛然誦説古今,考論是非,以應(yīng)其名耳?!?/span>
國語辭典
直言極諫[ zhí yán jí jiàn ]
⒈ ?以正直的言辭極力勸諫。
引《漢書·卷九·元帝紀(jì)》:「丞相、御史、中二千石舉茂材異等直言極諫之士,朕將親覽焉?!?br />宋·陸九淵〈孝文大功數(shù)十論〉:「蓋文帝以直言極諫求人。」
直言極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直 | zhí | 目 | 8畫 | 基本字義 直 zhí(ㄓˊ) ⒈ ?不彎曲:直線。直角。直徑。直立。直截了當(dāng)。直覺( jué )。直觀。 ⒉ ?把彎曲的伸開:直起腰來。 ⒊ ?公正合理:是非曲直。理直氣壯。耿直。正直。 ⒋ ?爽快,坦率:直爽。直率( shuài )。直諫。直誠。直言不諱。 ⒌ ?一個勁兒地,連續(xù)不斷:一直走。直哭。 ⒍ ?豎,與“橫”相對:不要橫著寫,要直著寫。 ⒎ ?漢字筆形之一,自上至下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值 漢英互譯 frank、just、straight、vertical 相關(guān)字詞 曲、彎 |
言 | yán | 言 | 7畫 | 基本字義 言 yán(一ㄢˊ) ⒈ ?講,說:言說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歡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 zhòng )(一說就說到點子上)。 ⒉ ?說的話:言論。言辭(亦作“言詞”)。語言。言語。言簡意賅。 ⒊ ?漢語的字:五言詩。七言絕句。洋洋萬言。 ⒋ ?語助詞,無義:言歸于好?!把愿鎺熓?,言告言歸”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?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 相關(guān)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: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 |
諫 | jiàn | 讠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諫(諫) jiàn(ㄐ一ㄢˋ) ⒈ ?舊時稱規(guī)勸君主或尊長,使改正錯誤:諫勸。進諫。諫阻。兵諫。從諫如流。 異體字 諫 漢英互譯 expostulate with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柬聲 English remonstrate, admonish |
極 | jí | 木 | 7畫 | 基本字義 極(極) jí(ㄐ一ˊ) ⒈ ?頂端,最高點,盡頭:登極(帝王即位)。登峰造極。 ⒉ ?指地球的南北兩端或電路、磁體的正負兩端:極地(極圈以內(nèi)的地區(qū))。極圈。北極。陰極。 ⒊ ?盡,達到頂點:極力。極目四望。物極必反。 ⒋ ?最高的,最終的:極點。極限。極端。極致。 ⒌ ?國際政治中指綜合國力強,對國際事務(wù)影響大的國家和國家集團:多極化趨勢。 ⒍ ?準(zhǔn)則:為民立極。 ⒎ ?疲乏:人極馬疲。 ⒏ ?古同“亟”,急。 ⒐ ?古同 |
直言極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直言極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