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黃
- 拼音zhōng huáng
- 注音ㄓㄨㄥ ㄏㄨㄤˊ
- 繁體中黃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中黃[ zhōng huáng ]
⒈ ?亦稱“中黃伯”。古勇士名。泛指勇士。古指人體的橫膈膜。指黃道。指黃帝。中央。指中黃子。傳說中的仙人。見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地真》。黃石脂。帝王府庫名。泛指腹中。中營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稱“中黃伯”。古勇士名。
引《文選·陳琳<為袁紹檄豫州>》:“奮 中黃 育獲 之士,騁良弓勁弩之勢?!?br />呂延濟 注:“中黃伯、夏育、烏獲,皆古之力士也?!?/span>
⒉ ?泛指勇士。
引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拒間》:“看妖摧太白,士列中黃?!?/span>
⒊ ?指 中黃子。傳說中的仙人。見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地真》。
引宋 蘇軾 《和讀山海經(jīng)》之四:“豈伊臭濁中,爭此頃刻光。安知青藜火,丈人非 中黃?!?br />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仙釋》:“冷啟敬,隸 淮陽,遇異人,授 中黃 大丹。”
⒋ ?指 黃帝。
引《文選·張協(xié)<七命>》:“啟 中黃 之少宮,發(fā) 蓐收 之變商?!?br />呂延濟 注:“中黃,黃帝 也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三:“黃帝 以道治世一百二十年,於 鼎湖山 白日昇天,上登 太極宮,號曰 中 黃真人?!?/span>
⒌ ?黃石脂。
引《文選·張衡<南都賦>》:“太一餘糧,中黃瑴玉?!?br />呂向 注:“中黃,謂石中﹝黃﹞子,黃石脂也?!?/span>
⒍ ?中央。
引三國 魏 曹植 《寶刀賦》:“礪以五方之石,鑒以中黃之壤。”
唐 崔損 《五色土賦》:“眾色環(huán)封,所以示外共其方職;正色居上,所以表內(nèi)附于中黃?!?br />宋 范仲淹 《明堂賦》:“耽然太室,儼乎中黃?!?/span>
⒎ ?指黃道。
引晉 成公綏 《天地賦》:“望舒 弭節(jié)於九道, 羲和 正轡於中黃?!?br />唐 李乂 《奉和三會寺應(yīng)制》:“漢 闕中黃近, 泰山 太白連?!?/span>
⒏ ?帝王府庫名。
引《后漢書·桓帝紀》:“芝草生中黃藏府?!?br />李賢 注引《漢官儀》:“中黃藏府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?!?br />三國 魏 曹植 《自誡令》:“豐賜光厚,訾重千金,損乘輿之副,竭中黃之府?!?/span>
⒐ ?中營。
引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赭白馬賦》:“効足中黃,殉驅(qū)馳兮?!?br />劉良 注:“中黃,中營也;以身從物曰徇。言効天子之營以從驅(qū)馳。”
⒑ ?古指人體的橫膈膜。
引明 高攀龍 《文學(xué)景耀唐公墓志銘》:“吾嘗讀 旌陽許仙 書,見其所云中黃者,人身膈膜也,膈下體穢濁之氣,不得薰心府?!?/span>
⒒ ?泛指腹中。
引《封神演義》第三二回:“天化 在花籃中取出仙藥,用水研開,把劍撬開上下牙關(guān),灌入口內(nèi),送入中黃,走三關(guān),透四肢,須臾轉(zhuǎn)八萬四千毛竅?!?/span>
中黃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中 | zhōng zhòng | 丨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中 zhōng(ㄓㄨㄥ) ⒈ ?和四方、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當(dāng)( dàng )中。中原。中華。 ⒉ ?在一定范圍內(nèi)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飽。 ⒊ ?性質(zhì)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:中輟(中途停止進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 ⒋ ?表示動作正在進行:在研究中。 ⒌ ?特指“中國”:中式。中文。 ⒍ ?適于,合于:中看。 其他字義 中 zhòng(ㄓㄨㄥˋ) ⒈ ?恰好合上:中選。中獎。中意(會意,滿意)。 ⒉ ?受到,遭受:中毒。中計。 ⒊ ?科 |
黃 | huáng | 黃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黃 huáng(ㄏㄨㄤˊ) ⒈ ?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:黃色。黃昏。牛黃。黃澄澄。信口雌黃。 ⒉ ?特指中國黃河:黃災(zāi)。治黃。黃泛區(qū)。 ⒊ ?指“黃帝”(即“軒轅氏”,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(lián)盟首領(lǐng)):黃老(黃帝和老子)。炎黃子孫。 ⒋ ?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(xiàn):事情黃了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黃 漢英互譯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:像蝗蟲形 English yellow; surname |
中黃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中黃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