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馗
- 拼音zhōng kuí
- 注音ㄓㄨㄥ ㄎㄨㄟˊ
- 繁體鍾馗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鐘馗[ zhōng kuí ]
⒈ ?中國民間傳說中能打鬼驅(qū)除邪祟的神。舊時民間常掛鐘馗的像。
英Zhong Kui(Chung K’uei);
引證解釋
⒈ ?傳說人物。后世圖其形以除邪驅(qū)祟。見 宋 沉括 《夢溪補筆談·雜志》。一說乃“終葵”之訛,附會為人。見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終葵》。
引唐 人題 吳道子 畫 鍾馗 像,略云:明皇 夢二鬼,一大一小。小者竊 太真 紫香囊及 明皇 玉笛,繞殿而奔;大者捉其小者,擘而啖之。上問何人,對曰:“臣 鐘馗,即武舉不捷之士也。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?!?/span>
⒉ ?菌名。
引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服器·鍾馗》:“《爾雅》云:‘鐘馗,菌名也?!犊脊び洝纷⒃疲骸K葵,椎名也。’菌以椎形,椎以菌形,故得同稱。俗畫神執(zhí)一椎擊鬼,故亦名 鐘馗。好事者因作 鐘馗 傳,言是未第進士,能啖鬼。遂成故事,不知其訛矣?!?/span>
鐘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鐘 | zhōng | 钅 | 9畫 | 基本字義 鐘(鐘、鍾) zhōng(ㄓㄨㄥ) ⒈ ?金屬制成的響器,中空,敲時發(fā)聲:警鐘。編鐘(古代樂器。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,用小木槌擊奏。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數(shù)也不同)。鐘鼎(古銅器總稱,上面銘刻文字)。 ⒉ ?計時的器具:鐘表(鐘和表的總稱)。座鐘。鐘鳴漏盡(晨鐘已鳴,夜漏將盡。喻年屆遲幕)。 ⒊ ?指某個一定的時間,小時:鐘頭(小時,如“開了一個鐘鐘的會”)。 ⒋ ?杯子。 ⒌ ?集中,專一:鐘情(感情專 |
馗 | kuí | 首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馗 kuí(ㄎㄨㄟˊ) ⒈ ?同“逵”。 異體字 逵 ? English cheekbone; path, road; intersection |
鐘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鐘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