杼斗
- 拼音zhù dòu
- 注音ㄓㄨˋ ㄉㄡˋ
- 繁體杼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杼斗(杼鬥)[ zhù dòu ]
⒈ ?櫟木的果實(shí)。亦指櫟實(shí)之殼。
引證解釋
⒈ ?櫟木的果實(shí)。亦指櫟實(shí)之殼。
引《詩(shī)·唐風(fēng)·鴇羽》“集於苞栩” 三國(guó) 吳 陸璣 疏:“栩,今柞櫟也, 徐州 謂櫟為杼,或謂之為栩。其子為皁,或言皁斗。其殼為汁可以染皁。今 京洛 及 河內(nèi) 多言杼斗。”
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柞》:“俗人呼杼為橡子,以橡殼為杼斗,以剜剜似斗故也。”
宋 唐慎微 《證類本草·木部下品》:“橡實(shí)……其殼為散及煮汁服亦主痢,并堪染用,一名杼斗。”
杼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杼 | zhù | 木 | 8畫 | 基本字義 杼 zhù(ㄓㄨˋ) ⒈ ?織布機(jī)上的筘,古代亦指梭:機(jī)杼(a.指織布機(jī),如“不聞杼杼聲,惟聞女嘆息”;b.喻詩(shī)文的構(gòu)思和布局,如“自出杼杼”)。 ⒉ ?薄,削薄,減削:“凡為輪,行澤者欲杼,行山者欲侔”。 異體字 ?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予聲 English shuttle of loom; narrow; long-headed; a scrub oak; thin |
斗 | dǒu dòu | 斗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斗 dǒu(ㄉㄡˇ) ⒈ ?中國(guó)市制容量單位(十升為一斗,十斗為一石):斗酒只雞(經(jīng)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簡(jiǎn)單酒食,家常便飯)。 ⒉ ?量糧食的器具:斗筲之人(形容人器量狹小,見識(shí)短淺)。 ⒊ ?形容小東西的大:斗膽。 ⒋ ?形容大東西的小:斗室。 ⒌ ?像斗的東西:斗車。斗笠。斗篷。熨斗。 ⒍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,亦泛指星:南斗。氣沖斗牛(怒氣沖天)。 ⒎ ?特指“北斗星”:斗折蛇行。 ⒏ ?古同“陡”,高聳的樣子。 ⒐ ?〔 |
杼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杼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