準則
- 拼音zhǔn zé
- 注音ㄓㄨㄣˇ ㄗㄜˊ
- 繁體準則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準則[ zhǔn zé ]
⒈ ?行為或道德所遵循的標準或原則。
例行為準則。
英norm; standard; criterion;
引證解釋
⒈ ?所遵循的標準或原則。
引唐 梁寶 《與趙神德互嘲》句:“趙神德,天上既無云,閃電何以無準則?!?br />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六:“故嘗妄欲抄取經(jīng)史諸書所載韻語,下及《文選》、 漢 魏 古詩,以盡乎 郭景純、陶淵明 之所作,自為一編,而附千三百篇《楚辭》之后,以為詩之根本準則。”
陳毅 《六國之行》詩:“準則昭天下,精神重 萬隆?!?/span>
⒉ ?以為標準或原則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明帝 問 謝鯤 :‘君自謂何如 庾亮 ?’答曰:‘端委廟堂,使百僚準則,臣不如 亮?!?br />明 方孝孺 《郊祀頌》:“準則 堯 禹,紹述 商 周?!?/span>
⒊ ?猶標志。
引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臺灣府屬渡口考》:“自 雞籠山,蔥翠層迭,而 南山 南北峙,泛海者以 雞籠 為準則也?!?br />1. 標準;原則。 《南齊書·張緒傳》:“晉氏 衰政,不可以為準則?!?br />明 馮夢龍 《古今譚概·梁寶趙神德》:“寶 面甚黑,廳上憑案以待。須臾 神德 入,兩眼俱赤。至階前, 寶 即云:‘天上既無云,閃電何以無準則?’答云:‘入門來,案后唯見一挺墨?!?/span>
⒋ ?以之為準則。
引《隸釋·漢桐柏淮源廟碑》:“仲尼 慎祭,常若神在,君準則大圣,親之 桐柏 奉見廟祠?!?/span>
國語辭典
準則[ zhǔn zé ]
⒈ ?法式、標準。也作「準式」、「準式」。
引《晉書·卷四九·謝鯤傳》:「端委廟堂,使百僚準則,鯤不如亮?!?/span>
近法則
準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準 | zhǔn | 冫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準(準) zhǔn(ㄓㄨㄣˇ) ⒈ ?允許,許可:準許。準予。批準。 ⒉ ?依照,依據(jù):準此處理。 ⒊ ?定平直的東西:水準。準繩。 ⒋ ?法則,可以做為依據(jù)的:準則。標準。 ⒌ ?箭靶的中心:準的(dì)。 ⒍ ?正確:準確。準星。瞄準。 ⒎ ?一定,確實:準保。準定。 ⒏ ?鼻子:隆準(高鼻子)。 ⒐ ?和某類事物差不多,如同,類似:準尉。準平原。 異體字 準 凖 漢英互譯 allow、follow、grant、permit、standard、norm 造字法 形聲:從冫、隹聲 |
則 | zé | 刂 | 6畫 | 基本字義 則(則) zé(ㄗㄜˊ) ⒈ ?模范:以身作則。 ⒉ ?規(guī)程,制度:規(guī)則??倓t。原則。細則。 ⒊ ?效法:則先烈之言行。 ⒋ ?表示因果關系,就,便:聞過則喜。 ⒌ ?表示轉(zhuǎn)折,卻:今則不然。 ⒍ ?表示肯定判斷,乃,是:此則余之罪也。 ⒎ ?用在一、二、三……等數(shù)字后,列舉原因或理由:一則房子太小,二則參加的人數(shù)多。 ⒏ ?與“做”相近(中國宋、元、明代小說、戲劇里常用):則甚(做什么)。 ⒐ ?量詞,指成文的條數(shù):新聞兩 |
準則的近義詞
準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