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絲繩
- 拼音zhū sī shéng
- 注音ㄓㄨ ㄙ ㄕㄥˊ
- 繁體朱絲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朱絲繩[ zhū sī shéng ]
⒈ ?指琴瑟上的絲弦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琴瑟上的絲弦。參見“朱絲”。
引南朝 宋 鮑照 《代白頭吟》:“直如朱絲繩,清如玉壺冰?!?/span>
朱絲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絲 | sī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絲(絲) sī(ㄙ) ⒈ ?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:蠶絲。絲綢。緙(kè)絲(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。亦作“刻絲”)。 ⒉ ?像絲的東西:鐵絲。菌絲。肉絲。游絲。 ⒊ ?計量單位名,10忽是1絲,10絲是1毫。 ⒋ ?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:一絲不差。 一絲笑容。 ⒌ ?綿長的思緒或感情:情絲。愁絲。 ⒍ ?指弦樂器:絲竹(琴、瑟、簫、笛等樂器的總稱。竹指管樂器)。 異體字 絲 漢英互譯 a threadlike thing、silk、thread 造 |
朱 | zhū shú | 木 | 6畫 | 基本字義 朱(硃) zhū(ㄓㄨ) ⒈ ?紅色:朱紅。朱批。朱筆。朱文(印章上的陽文)。朱門(紅漆大門,舊時指豪富人家)。 ⒉ ?礦物名:朱砂(無機化合物,中醫(yī)用于鎮(zhèn)靜劑。亦稱“辰砂”、“丹砂”)。朱墨。 ⒊ ?姓。 其他字義 朱 shú(ㄕㄨˊ) ⒈ ?〔朱提( shí )〕古地名。 漢武帝 時置縣,治所在今 云南省? 昭通縣 境。后立為郡。 異體字 株 硃 漢英互譯 bright red、cinnabar、vermilion 相關(guān)字詞 墨 造字法 指事:在“木”中間加一短橫,指出木 |
繩 | shéng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繩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?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:繩子。繩索。纜繩。繩梯。繩操。繩伎(a.雜技中的走繩;b.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)。繩鋸木斷(喻力量雖小,只要堅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)。 ⒉ ?木工用的墨線,引申為標準、法則,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準去衡量、糾正:繩墨。準繩。繩正。繩之以法。 ⒊ ?繼續(xù):“繩其祖武”(繼承祖先)。 ⒋ ?贊譽:“繩息媯以語楚子”(“息媯”,人名)。 |
朱絲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朱絲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