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頭木屑
- 拼音zhú tóu mù xiè
- 注音ㄓㄨˊ ㄊㄡˊ ㄇㄨˋ ㄒ一ㄝˋ
- 繁體竹頭木屑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竹頭木屑[ zhú tóu mù xiè ]
⒈ ?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政事》:“﹝陶公﹞作荊州時,敕船官悉録鋸木屑,不限多少。咸不解此意。后正會,值積雪始晴,聽事前除雪后猶濕,于是悉用木屑覆之,都無所妨。官用竹皆令録厚頭,積之如山,后桓宣武伐蜀,裝船,悉以作釘?!焙笠浴爸耦^木屑”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以“竹頭木屑”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政事》:“﹝ 陶公 ﹞作 荊州 時,敕船官悉録鋸木屑,不限多少。咸不解此意。后正會,值積雪始晴,聽事前除雪后猶濕,於是悉用木屑覆之,都無所妨。官用竹皆令録厚頭,積之如山,后 桓宣 武伐 蜀,裝船,悉以作釘?!?br />宋 鄭樵 《上宰相書》:“竹頭木屑之積,亦云多矣,將欲一旦而用之可也。”
元 汪元亨 《醉太平·警世》曲:“辭龍樓鳳闕,納象簡烏靴,棟梁材取次盡摧折,況竹頭木屑?!?br />明 吳寬 《禮部試擬宋以范仲淹為樞密副使謝表》:“用人如用藥,不遺馬勃牛溲;取士若取材,肯棄竹頭木屑?”
國語辭典
竹頭木屑[ zhú tóu mù xiè ]
⒈ ?晉朝陶侃造船,將廢棄的木屑及竹頭收藏起來,后以木屑鋪雪地御濕,竹頭作釘裝船,傳為美談。典出《晉書·卷六六·陶侃傳》。后用以比喻細(xì)微而有用的事物。
引宋·張孝祥〈代摠得居士與葉參政〉:「今者相公既傳宥密之寄,深思熟慮,日不暇給,將以戡外侮而隆內(nèi)治,于斯時也,竹頭木屑皆所不棄,況如某受知之深者哉!」
竹頭木屑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竹 | zhú | 竹 | 6畫 | 基本字義 竹 zhú(ㄓㄨˊ) ⒈ ?常綠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筍,莖有很多節(jié),中間是空的,質(zhì)地堅硬,種類很多??芍破魑?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葉。竹筍。竹編(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)。竹刻。 ⒉ ?指竹制管樂器:金石絲竹。 ⒊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amboo 造字法 象形:像竹形 English bamboo; flute; KangXi radical 118 |
屑 | xiè | 尸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屑 xiè(ㄒ一ㄝˋ) ⒈ ?碎末:屑子。紙屑。 ⒉ ?瑣碎:屑屑?,嵭迹?xì)微小的事情)。 ⒊ ?認(rèn)為值得(做):不屑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bits、crumbs、scraps、trifling 造字法 形聲:從尸、肖聲 English bits, scraps, crumbs, fragments |
頭 | tóu tou | 大 | 5畫 | 基本字義 頭(頭) tóu(ㄊㄡˊ) ⒈ ?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:頭骨。頭腦。頭臉(①頭和臉;②指面貌;③指面子,體面)。頭角( jiǎo )(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)。 ⒉ ?指頭發(fā)或所留頭發(fā)的樣式:留頭。剃頭。 ⒊ ?物體的頂端:山頭。筆頭。兩頭尖。 ⒋ ?指事情的起點(diǎn)或端緒:從頭兒說起。頭緒。 ⒌ ?物體的殘余部分:布頭兒。 ⒍ ?以前,在前面的:頭三天。 ⒎ ?次序在前,第一:頭等。頭生。 ⒏ ?首領(lǐng):頭子。頭目。 ⒐ |
木 | mù | 木 | 4畫 | 基本字義 木 mù(ㄇㄨˋ) ⒈ ?樹類植物的通稱:樹木。喬木。灌木。木石(樹木和石頭,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)。緣木求魚。 ⒉ ?木料、木制品:木材。木器。木刻。木匠。木已成舟。 ⒊ ?棺材:棺木。 ⒋ ?質(zhì)樸:木訥(樸實(shí)遲鈍)。 ⒌ ?呆笨:木雞。 ⒍ ?感覺不靈敏,失去知覺:麻木。 ⒎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⒏ ?姓。 漢英互譯 numb、timber、tree、wood、woode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ree; wood, lumber; wooden |
竹頭木屑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竹頭木屑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