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大夫
- 拼音zǐ dà fū
- 注音ㄗˇ ㄉㄚˋ ㄈ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子大夫[ zǐ dài fū ]
⒈ ?古代國君對大夫、士或臣下的美稱。
⒉ ?用作一般官員之間的敬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國君對大夫、士或臣下的美稱。
引《國語·越語上》:“大夫 種 進(jìn)對曰:‘……今君王既棲於 會(huì)稽 之上,然后乃求謀,無乃后乎?’ 句踐 曰:‘茍得聞子大夫之言,何后之有?’”
《晏子春秋·問下十二》:“晏子 使 魯,見 昭公。昭公 説曰:‘天下以子大夫語寡人者眾矣,今得見而羨乎所聞,請私而無為罪,寡人聞大國之君,蓋回曲之君也,曷為以子大夫之行,事回曲之君乎?’”
漢武帝 《賢良詔》:“朕之不敏,不能遠(yuǎn)德。此子大夫之所覩聞也?!?br />南朝 齊 王融 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之一:“子大夫選名昇學(xué),利用賓王?!?br />宋 曾鞏 《策問三》:“知古今,明治亂,子大夫之職也?!?/span>
⒉ ?用作一般官員之間的敬稱。
引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今子大夫脩先王之術(shù),慕圣人之義……積數(shù)十年,官不過侍郎,位不過執(zhí)戟,意者尚有遺行邪?”
國語辭典
子大夫[ zǐ dà fū ]
⒈ ?古代君王對臣下的敬稱。
引《文選·劉徹·賢良詔》:「朕之不敏,不能遠(yuǎn)德,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?!?/span>
子大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(dòng)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夫 | fū fú | 大 | 4畫 | 基本字義 夫 fū(ㄈㄨ) ⒈ ?舊時(shí)稱成年男子:漁夫。農(nóng)夫。萬夫不當(dāng)之勇。 ⒉ ?舊時(shí)稱服勞役的人:夫役。拉夫。 ⒊ ?〔夫子〕a.舊時(shí)對學(xué)者的稱呼;b.舊時(shí)稱老師;c.舊時(shí)妻稱夫;d.稱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。 ⒋ ?與妻結(jié)成配偶者:丈夫。夫婦。 其他字義 夫 fú(ㄈㄨˊ) ⒈ ?文言發(fā)語詞:夫天地者。 ⒉ ?文言助詞:逝者如斯夫。 ⒊ ?文言指示代詞,相當(dāng)于“這”或“那”:夫貓至。 異體字 伕 趺 漢英互譯 husband、sister-in-law、goodman 相 |
大 | dà dài tài | 大 | 3畫 | 基本字義 大 dà(ㄉㄚˋ) ⒈ ?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(qiáng)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 ⒉ ?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(gè)大。 ⒊ ?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 ⒋ ?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 ⒌ ?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 ⒍ ?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 ⒎ ?時(shí)間更遠(yuǎn):大前年。 ⒏ ?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 |
子大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子大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