菑攘
- 拼音zī rǎng
- 注音ㄗ ㄖㄤ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菑攘[ zī rǎng ]
⒈ ?開拓;平定。
引證解釋
⒈ ?開拓;平定。
引《新唐書·杜黃裳裴垍等傳贊》:“杜黃裳 善謀, 裴垍 能持法, 李藩 鯁挺, 韋貫之 忠實,皆足穆天縡,經(jīng)國體,撥衰奮王,菑攘四方?!?/span>
菑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菑 | zī zì zāi | 艸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菑 zī(ㄗ) ⒈ ?初耕的田地。 ⒉ ?開荒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?!?⒊ ?姓。 其他字義 菑 zì(ㄗˋ) ⒈ ?插入:樹立:“察其菑蚤不齵,則輪雖敝不匡?!?⒉ ?枯死而未倒的樹:“周公之狀,身如斷菑?!?⒊ ?車輻插入轂中的部分。 ⒋ ?矮墻。 ⒌ ?剖析。 其他字義 菑 zāi(ㄗㄞ) ⒈ ?古同“災(zāi)”:“不逢天菑,不遇人害?!?異體字 災(zāi) 葘 ? English to weed grass; land which has been under cultivation for one year |
攘 | rǎng | 扌 | 20畫 | 基本字義 攘 rǎng(ㄖㄤˇ) ⒈ ?侵奪,偷竊:攘羊(指暴露親人的過失,語出《論語·子路》中的“耳父攘攘,而子證之”)。攘奪。攘竊。攘善(掠人之美)。 ⒉ ?推,排斥:攘斥。攘除。攘夷(抵御外國侵略)。 ⒊ ?煩亂:攘攘(紛亂)。擾攘。 ⒋ ?捋:攘袂。攘臂。 異體字 讓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襄聲 English seize, take by force; repel |
菑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菑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