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綬金章
- 拼音zǐ shòu jīn zhāng
- 注音ㄗˇ ㄕㄡˋ ㄐ一ㄣ ㄓㄤ
- 繁體紫綬金章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紫綬金章[ zǐ shòu jīn zhāng ]
⒈ ?紫色印綬和金印,古丞相所用。借指貴官。
引證解釋
⒈ ?紫色印綬和金印,古丞相所用。借指貴官。
引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訪俠》:“正是不貪紫綬金章貴,留得蒼顏白髮身?!?br />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湖賞》:“紫綬金章,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,誰悟?”
國語辭典
紫綬金章[ zǐ shòu jīn zhāng ]
⒈ ?綬,系在印紐上的絲質(zhì)帶子。紫綬金章指身上佩帶系著紫色絲帶的金印,即比喻高官厚祿。
引元·關漢卿《陳母教子·第三折》:「俺這里都是些紫綬金章官位,那里發(fā)付你個綠袍槐簡的鍾馗。」
元·石君寶《秋胡戲妻·第四折》:「據(jù)著你那愚濫荒唐,你怎消的那烏靴象簡、紫綬金章?」
紫綬金章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紫 | zǐ | 糸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紫 zǐ(ㄗˇ) ⒈ ?在可見光中波長最短,紅與藍合成的顏色:紫紅。紫銅。紫外線。紫藥水。 ⒉ ?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統(tǒng)治者所崇尚的色彩,因而常在其宮室、服飾、用物前冠之以“紫”:紫衣。紫書(a.道經(jīng);b.皇帝詔書)。紫誥(帝王詔令)。紫臺(神仙、帝王所居)。紫氣(祥瑞之氣,多附會為帝王、圣賢或?qū)毼锍霈F(xiàn)的先兆)。紫綬。紫垣(皇宮)。紫闕。紫光閣。紫禁城。紫袍金帶。 ⒊ ?姓。 漢英互譯 purple、violet 造字法 形聲:從糸、 |
章 | zhāng | 立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章 zhāng(ㄓㄤ) ⒈ ?歌曲詩文的段落:章節(jié)。章句。樂章。章回體。順理成章。斷章取義。 ⒉ ?條目,規(guī)程:章程。章法。簡章。黨章。約法三章。 ⒊ ?修理:雜亂無章。 ⒋ ?花紋,文采:黑質(zhì)而白章。 ⒌ ?戳記:圖章。蓋章。 ⒍ ?佩帶的身上的標志:袖章。領章。徽章。像章。 ⒎ ?奏本:奏章。本章。 ⒏ ?古同“彰”,彰明。 ⒐ ?姓。 異體字 嫜 樟 漳 暲 遧 障 鱆 漢英互譯 badge、chapter、order、sura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omposition; chapter, |
綬 | shòu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綬(綬) shòu(ㄕㄡˋ) ⒈ ?一種絲質(zhì)帶子,古代常用來拴在印紐上,后用來拴勛章:印綬。綬帶。 異體字 綬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受聲 English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|
金 | jīn | 金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金 jīn(ㄐ一ㄣ) ⒈ ?一種化學元素,符號Au,原子序數(shù)79,黃赤色,質(zhì)軟:黃金。金子。金筆。 ⒉ ?金一類的,具有光澤、延展性,容易傳熱和導電的固體的通稱(汞除外)。:金屬。五金(舊指金銀銅鐵錫)。合金(兩種或多種金屬混合而成的金屬)。金文(鑄或刻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,舊稱“鐘鼎文”)。 ⒊ ?錢:現(xiàn)金?;稹]金如土。 ⒋ ?指兵器或金屬制的樂器:金革(兵器甲鎧的總稱,引申指戰(zhàn)爭)。金聲(a.鉦聲;b. |
紫綬金章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紫綬金章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