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性
- 拼音zì xìng
- 注音ㄗˋ ㄒ一ㄥ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自性[ zì xìng ]
⒈ ?佛教語。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。
⒉ ?個性;本性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語。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。
引南朝 梁武帝 《凈業(yè)賦》:“既除客塵,又還自性?!?br />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三八:“寄語諸仁者,復(fù)以何為懷。達(dá)道見自性,自性即如來?!?br />宋 楊圭 《<金剛般若波羅密經(jīng)>序》:“切以諸佛説法,不離自性,須知一切萬法,皆從自性起用。”
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六一:“若有自性互不成,互不成者誰佛剎?”
⒉ ?個性;本性。
引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人必發(fā)揮自性,而脫觀念世界之執(zhí)持?!?br />魯迅 《書信集·致宮竹心》:“寄《婦女雜志》的文章由我轉(zhuǎn)去也可以,但我恐怕不能改竄,因為若一改竄,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,很不相宜。”
國語辭典
自性[ zì xìng ]
⒈ ?佛教用語:(1)? 謂事物的本體、本質(zhì)。(2)? 謂事物的存在狀態(tài)。
引《維摩詰所說經(jīng)·卷上·弟子品第三》:「知諸法如幻相,無自性、無他性,本自不然,今則無滅?!?br />《成唯識論·卷八》:「初能遍計自性云何?有義: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,虛妄分別為自性故;皆似所取、能取現(xiàn)故;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(zhí)自性妄執(zhí)種為所緣故?!?/span>
法語Soi (psychologie)?
自性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自 | zì | 自 | 6畫 | 基本字義 自 zì(ㄗˋ) ⒈ ?本人,己身:自己。自家。自身。自白。自滿。自詡。自餒。自重( zhòng )。自尊。自謙。自覺( jué )。自疚。自學(xué)。自圓其說。自慚形穢。自強不息。 ⒉ ?從,由:自從。自古以來。 ⒊ ?當(dāng)然:自然。自不待言。自生自滅。放任自流。 ⒋ ?假如:自非圣人,外寧必有內(nèi)憂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rom、since、oneself、self 造字法 象形像鼻形 English self, private, personal; from |
性 | xìng | 忄 | 8畫 | 基本字義 性 xìng(ㄒ一ㄥˋ) ⒈ ?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、作用等:性質(zhì)。性格。性命(生命)。性能。個性。屬性。 ⒉ ?性質(zhì),思想、感情等方面的表現(xiàn):典型性。開放性。指令性。 ⒊ ?男女或雌雄的特質(zhì):性別。男性。女性。 ⒋ ?有關(guān)生物生殖的:性交。性欲。性愛。性感。性解放。 ⒌ ?表示名詞(以及代詞、形容詞)的類別的語法范疇。 異體字 生 漢英互譯 nature、character、sex、gender、quality 造字法 形聲:從忄、生聲 English nature, charact |
自性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自性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