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正
- 拼音zōng zhèng
- 注音ㄗㄨㄥ ㄓㄥ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宗正[ zōng zhèng ]
⒈ ?官名。掌管王室親族的事務(wù)。漢魏以后,皆由皇族擔(dān)任。
⒉ ?尊崇,宗仰。
⒊ ?表率,楷范。
⒋ ?復(fù)姓。唐有殿中少監(jiān)宗正辯。見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官名。掌管王室親族的事務(wù)。 漢 魏 以后,皆由皇族擔(dān)任。參見“宗人府”。
引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宗正, 秦 官,掌親屬?!?br />《國語·魯語下》“宗室之謀不過宗人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昭 謂此宗人則正宗臣也。亦用同姓,若 漢 宗正用諸 劉 矣。”
《舊唐書·杜伏威傳》:“太宗 之圍 王世充,遣使招之, 伏威 請(qǐng)降, 高祖 遣使就拜 東南道 行臺(tái)尚書令、 江 淮 以南安撫大使、上柱國,封 吳王,賜姓 李氏,預(yù)宗正屬籍?!?/span>
⒉ ?尊崇,宗仰。
引《魏書·逸士傳·李謐》:“鄭康成 漢 末之通儒,后學(xué)所宗正?!?/span>
⒊ ?表率,楷范。
引明 王廷相 《慎言·作圣》:“圣人,道德之宗正,仁義禮樂之宰攝,世固不獲見之矣?!?/span>
⒋ ?復(fù)姓。 唐 有殿中少監(jiān) 宗正辯。見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國語辭典
宗正[ zōng zhèng ]
⒈ ?推崇、敬仰。
引《魏書·卷九〇·逸士傳·李謐傳》:「鄭康成漢末之通儒,后學(xué)所宗正。」
⒉ ?職官名。秦設(shè)置,掌管皇族親屬的事務(wù)。歷代多沿用其制,明清時(shí)稱為「宗人府」。凡宗室人丁的名籍、爵祿、賞罰等事,各有制度,負(fù)責(zé)長官除府內(nèi)事務(wù)外,均由皇室的尊親擔(dān)任。清代的宗人府由宗令主管,下設(shè)有左右宗正、左右宗人。
⒊ ?星名。
引《晉書·卷一一·天文志上》:「宗正二星,在帝坐東南,宗大夫也?!?/span>
英語Director of the Imperial Clan in imperial China, one of the Nine Ministers 九卿[jiu3 qing1]
宗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宗 | zōng | 宀 | 8畫 | 基本字義 宗 zōng(ㄗㄨㄥ) ⒈ ?家族的上輩,民族的祖先:祖宗。宗廟。宗祠。 ⒉ ?家族:宗法(封建社會(huì)以家族為中心,按制統(tǒng)遠(yuǎn)近區(qū)別親疏的制度)。宗族。宗室(帝王的宗族)。宗兄。 ⒊ ?派別:宗派。禪宗(佛教的一派)。 ⒋ ?主要的目的和意圖:宗旨。開宗明義。 ⒌ ?尊奉:宗仰。 ⒍ ?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:宗師。 ⒎ ?量詞,指件或批:一宗心事。 ⒏ ?姓。 漢英互譯 ancestor、clan、model、principal aim、purpose、sect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宀、示 |
正 | zhèng zhēng | 止 | 5畫 | 基本字義 正 zhèng(ㄓㄥˋ) ⒈ ?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(duì)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 ⒉ ?合于法則的:正當(dāng)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(guī)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 ⒊ ?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 ⒋ ?恰好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懷。 ⒌ ?表示動(dòng)作在進(jìn)行中:他正在開會(huì)。 ⒍ ?兩者相對(duì),好的、強(qiáng)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(duì),與“副”相對(duì):正面。正本。 ⒎ ?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(tǒng)。純正。 ⒏ ?改去偏 |
宗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宗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