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子
- 拼音zōng zǐ
- 注音ㄗㄨㄥ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宗子[ zōng zǐ ]
⒈ ?古代宗法制度稱大宗的嫡長子。
⒉ ?泛稱嫡長子。
⒊ ?指族長。
⒋ ?皇族子弟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宗法制度稱大宗的嫡長子。
引《詩·大雅·板》:“懷德維寧,宗子維城。無俾城壞,無獨斯畏。”
鄭玄 箋:“宗子,謂王之適子?!?br />《禮記·大傳》“別子為祖,繼別為宗” 漢 鄭玄 注:“別子謂公子若始來在此國者,后世以為祖也。別子之世適也,族人尊之為大宗,是宗子也?!?br />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世家》:“至於 漢 代則不然,其宗子稱王者,皆受制京邑,自同州郡。”
清 劉大櫆 《方氏支祠碑記》:“封建廢而大宗之法不行,則小宗亦無據(jù)依而起。于是宗子遂易為族長。”
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·緒言》:“周 天子是天下 姬 姓人的大宗,受封的 姬 姓諸侯對 周 天子說來是小宗……最先受封者死后,子孫奉他為始祖,立廟稱為宗。他的嫡長子嫡長孫世世承襲封土,稱為宗子。”
⒉ ?泛稱嫡長子。
引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袁九敘 撫 滇 時,丁外艱歸,轎圍用白氈?;蛟唬骸裟彻馄D歸,於轎頂之中,為一小龕,奉紙位一,載而行。’ 九敘 將用之。一友曰:‘公非宗子,神所依之主,在 六完 老先生所,若公復奉一主,是神有二矣。此禮,惟長房長子得行,公奔走可也。’ 九敘 拜而謝之?!?/span>
⒊ ?指族長。
引明 方孝孺 《天臺陳氏先祠記》:“割田若干畝以供祀事,請族之宗子主其祭,祭必繇禮?!?br />清 馮桂芬 《復宗法議》:“或無父無兄,或父兄不才,民於是乎失所依。惟立宗子以養(yǎng)之教之,則牧令之所不能治者,宗子能治之,牧令遠而宗子近也;父兄所不能教者,宗子能教之,父兄多從寬,而宗子可從嚴也?!?/span>
⒋ ?皇族子弟。
引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十:“閩 中有習左道者,謂之明教……至有士人、宗子輩,眾中自言:‘今日赴明教齋。’”
《宋史·魏王廷美傳》:“皇祐 初,﹝ 趙叔韶 ﹞進所為文,召試學士院中等,賜進士及第…… 仁宗 曰:‘宗子好學者頗多,獨爾以文章第進士,前此蓋未有也?!?br />明 陸深 《傳疑錄》:“宋 制,宗子特立學以教養(yǎng)之,而取才焉,其出身仕宦,與民庶略等。 嘉王 取狀元, 汝愚 為宰相,其顯者?!?/span>
國語辭典
宗子[ zōng zǐ ]
⒈ ?嫡出的長子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下》:「支子不祭,祭必告于宗子。」
《文選·袁宏·三國名臣序贊》:「宗子思寧,薄言解控?!?/span>
近長子
⒉ ?皇室子弟。
引《文選·曹冏·六代論》:「內(nèi)無宗子以自毗輔,外無諸侯以為蕃衛(wèi)?!?br />《宋史·卷二四四·宗室傳一·魏王廷美傳》:「子叔韶字君和,慶歷六年,與諸宗子帝前臨真宗御書,選第一。」
宗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宗 | zōng | 宀 | 8畫 | 基本字義 宗 zōng(ㄗㄨㄥ) ⒈ ?家族的上輩,民族的祖先:祖宗。宗廟。宗祠。 ⒉ ?家族:宗法(封建社會以家族為中心,按制統(tǒng)遠近區(qū)別親疏的制度)。宗族。宗室(帝王的宗族)。宗兄。 ⒊ ?派別:宗派。禪宗(佛教的一派)。 ⒋ ?主要的目的和意圖:宗旨。開宗明義。 ⒌ ?尊奉:宗仰。 ⒍ ?為眾人所師法的人物:宗師。 ⒎ ?量詞,指件或批:一宗心事。 ⒏ ?姓。 漢英互譯 ancestor、clan、model、principal aim、purpose、sect 造字法 會意:從宀、示 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宗子的近義詞
宗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