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氏律
- 拼音zōu shì lǜ
- 注音ㄗㄡ ㄕˋ ㄌㄩˋ
- 繁體鄒氏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鄒氏律[ zōu shì lǜ ]
⒈ ?同“鄒律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“鄒律”。
引唐 楊知至 《覆落后呈同年》詩:“寒谷漫勞 鄒氏 律,長天獨遇 宋 都風。”
鄒氏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鄒 | zōu | 阝 | 7畫 | 基本字義 鄒(鄒) zōu(ㄗㄡ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山東省鄒縣東南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鄒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芻聲 English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; surname |
氏 | shì zhī | 氏 | 4畫 | 基本字義 氏 shì(ㄕˋ) ⒈ ?古代“姓”和“氏”分用。姓是總的,氏是分支,后來姓和氏不分,可以混用。 ⒉ ?古代稱呼帝王貴族等,后稱呼名人、專家:神農(nóng)氏。太史氏。攝氏表。 其他字義 氏 zhī(ㄓ) ⒈ ?〔閼( yān )氏〕見“閼”。 ⒉ ?〔月氏〕見“月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amily name、surnam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lan, family; mister |
律 | lǜ | 彳 | 9畫 | 基本字義 律 lǜ(ㄌㄩˋ) ⒈ ?法則,規(guī)章:紀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規(guī)律。清規(guī)戒律。律師。 ⒉ ?約束:律己。 ⒊ ?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,把聲音分為六律(陽律)和六品(陰律)。合稱“十二律”:律呂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,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,從低音管算起,成奇數(shù)的六個管稱“律”;成偶數(shù)的六個管稱“呂”,后來“律呂”作為音律的統(tǒng)稱)。 ⒋ ?舊詩的一種體裁:律詩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、res |
鄒氏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鄒氏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