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連綿的秋雨下個不停,老農(nóng)眼看著荒蕪的田地深深地嘆息:那江水滾滾流過的地方,原來是岸邊的高地。
我替人干活仍然常常受凍挨饑,真的是沒錢來交納租米。
自從近年來新官上任,把皇上免稅的詔書再不一提,到處貼出了征租的通告,衙役們挨家挨戶催逼。
前年把賣衣服的錢全部上交,多病的身子雖然寒冷,可免去了被綁縛受欺。
去年衣服已經(jīng)賣完,只好含淚把大女兒嫁出,各分東西。
今年二女已托人作媒,也將送出去換上微薄的錢米。
明年不怕催租的上門,家中還有第三個女兒可以充抵!
注釋
后催租行:范成大在寫此詩前,已寫有《催租行》。
老父(fǔ):老翁、老農(nóng)。
高岸:防洪高堤。
傭耕:做雇農(nóng),為他人耕種。
抱長饑:經(jīng)常遭受饑餓。
的知:確知。
無力:沒有能力;無能為力。
輸:交納。
鄉(xiāng)官:地方官。
黃紙放盡白紙催:皇帝的詔書免除災(zāi)區(qū)的租稅,地方官吏的命令仍舊緊催農(nóng)民交納。黃紙:豁免災(zāi)區(qū)租賦稅的告示。白紙:地方官下令催收的公文。
納卻:納了租稅。
病骨:指多病瘦損的身軀。
聊:姑且,暫時。
縛:綁縛,指被官府抓走。
去年:剛過去的一年。
到家口:輪到賣家中的人口。
臨岐:指在歧路上,引申為分別之處?!搬蓖ā捌纭?,岔道口。
兩分首:相互分離。意即大女兒已被迫嫁給他人。分首,作分離講,“首”一作“手”。
行媒:本指媒人介紹,這里是訂婚之意。
亦復(fù)驅(qū)將換升斗:也只好把她賣了換來少量糧食繳租。驅(qū)將,趕出去,這里指賣掉;將,助詞。升斗,指很少的糧食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(1154)范成大考中進士,初授戶曹,又任監(jiān)和劑局、處州知府,以起居郎、假資政殿大學(xué)士出使金朝,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和索取河南“陵寢”地事,慷慨抗節(jié),不辱使命而歸,并寫成使金日記《攬轡錄》。這首詩就是作者使金途中目睹了北方人民的疾苦有感而作。

范成大(1126-1193),字致能,號稱石湖居士。漢族,平江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。南宋詩人。謚文穆。從江西派入手,后學(xué)習(xí)中、晚唐詩,繼承了白居易、王建、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(xiàn)實主義精神,終于自成一家。風(fēng)格平易淺顯、清新嫵媚。詩題材廣泛,以反映農(nóng)村社會生活內(nèi)容的作品成就最高。他與楊萬里、陸游、尤袤合稱南宋“中興四大詩人”。
詩詞推薦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(jīng)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(yīng)大嚼慰枯腸。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??狰Q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(zhuǎn)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(fēng)。汝昔胡為觸羅網(wǎng),中宵警露揚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信所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