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北方少數(shù)民族以鞍馬為家,以打獵為生。
泉水甘甜,野草豐美沒有固定的地點,鳥兒受驚,野獸互相追逐。
是誰將漢人女子嫁給胡人,風沙是無情的,而女子容貌如此美麗。
出門都很難看到中原人,只能在馬背上暗自思念故鄉(xiāng)。
在琵琶聲中,胡人也會感到嘆息。
如此美麗的女子流落異地,死在他鄉(xiāng),而琵琶曲卻傳到了漢宮里。
漢宮里爭著彈昭君所彈的琵琶曲,心中的怨恨卻不知道從何說起。
細小的手生在閨房之中,只能學彈琵琶,不會走出閨房。
不知道沙漠中的云是這么飄出邊塞的,哪里知道這琵琶聲是多么的令人斷腸!
漢宮里有一位美貌佳麗,最初天子并不認識。
突然間要隨著漢使離去,嫁給匈奴國君,要去遙遠的邊地。
姣美的容顏天下無比,一旦失去,要再得到可不容易。
雖然天子發(fā)怒可以把畫工殺死,對于事情又有什么補益?
眼前的美丑尚且不能分辨,怎么能制服萬里之外的夷狄!
漢代的“和親”實在是笨拙之計,女子不要再用容貌炫耀自己。
明妃離去時傷心落淚,傷心的淚水喲,灑向花枝。
日暮黃昏狂風吹起,風起花落啊,飄向哪里?
漂亮的女孩大多有不幸的命運,不必怨天尤人,原應自己嘆息!
注釋
王介甫:王安石,字介甫。這組詩是為唱和王安石《明妃曲二首》而作。
明妃:即王嬙,字昭君。晉時因避司馬昭諱,改稱明君。
胡人:古代對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稱呼。
中國:指中原地區(qū)。
咨嗟(zī jiē):嘆息。
新聲譜:新曲譜,指昭君所彈的琵琶曲。
纖纖(xiān):細小貌。
洞房:猶深閨。
黃云:沙漠上空的云,因黃沙彌漫,連云色也變黃了。
單于國:指匈奴。單于,匈奴的首領(lǐng)。
畫工:傳說漢元帝后宮既多,不得常見,乃使畫工圖形,案圖召幸之。諸宮人皆賂畫工,獨王嬙不肯,遂不得見。后匈奴入朝,求美人為閼氏,上案圖以昭君行。及去召見,貌為后宮第一。帝悔之,而名籍已定。乃窮案其事,畫工毛延壽等皆同日棄市。見晉葛洪《西京雜記》。
夷狄(yí dí):古稱東方部族為夷,北方部族為狄。這里泛指華夏以外的各民族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自漢代以來, 王昭君的故事一直是詩人們樂于吟誦的題材,但在主題上大多不出“悲怨”二字。嘉祐四年(1059)王安石(字介甫)作《明妃曲二首》,議論新警,一時和者甚眾。歐陽修也作兩首以和。

歐陽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號醉翁,晚號“六一居士”。漢族,吉州永豐(今江西省永豐縣)人,因吉州原屬廬陵郡,以“廬陵歐陽修”自居。謚號文忠,世稱歐陽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學家、史學家,與韓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、曾鞏合稱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將其與韓愈、柳宗元和蘇軾合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詩詞推薦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。空鳴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(zhuǎn)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。汝昔胡為觸羅網(wǎng),中宵警露揚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信所征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(jīng)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大嚼慰枯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