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為國為民,我鞠躬盡瘁、瀝血嘔心,求來了這一場寶貴得如玉如金的雨。老百姓空盼了好幾年,今天終于有雨水把大地滋潤了,也喚醒了干枯的莊稼。春天回來了,使萬物欣欣向榮,令我高興;只是逃荒的百姓,仍顛沛流離,使我遺恨。老百姓待不住了便拋家別業(yè),災民們受不了時才離鄉(xiāng)背井。
我恨不得把遍地野草都變成茂密的莊稼,讓河底沙石都化做澄黃的金珠。直到家家戶戶都生活得富足,我也算沒有糟踏國家的俸祿。眼睜睜看著天災成害無所助,讓我只急得白發(fā)長滿了頭顱。
多謝老天爺?shù)姆龀謳椭?,老百姓從此沒有哀嘆處。但愿這大雨一連三天不停住,哪怕下得街道成了五大湖,大水淹沒了所有大路,也還洗不盡老百姓這幾年受過的苦楚!
注釋
南呂:宮調(diào)名,元曲常用的十二宮調(diào)之一。一枝花:曲牌名,屬南呂宮?!耙恢ā焙汀傲褐荨本鶎倌蠀螌m調(diào)的曲牌。把同一宮調(diào)的若干曲子連綴起來表達同一主題,就叫“套數(shù)”。
祈雨:古代人們祈求天神或龍王降雨的迷信儀式。值玉值金:形容雨水的珍貴。
沾濡(rú),浸潤,浸濕。
?。▁ǐng):通“醒”。焦枯:指被干旱焦枯的莊稼。
恨流民尚在途:指雨后旱象初解,但災民還在外鄉(xiāng)流浪逃荒,作者心中引為憾事。
當不的:擋不住。
翻騰:這里是變成的意思。菽(shū)粟:豆類和谷類。
澄(dèng):沉淀到水底。
天祿:朝廷給的俸祿(薪水)。
沒是處:束手無策,不知如何是好。
雪滿頭顱:愁白了頭發(fā)。
赤子:指平民百姓。罷嘆吁:再不必為久旱不雨嘆息了。
霖霪(yín):長時間的透雨。
渰(yān):同“淹”。九衢(qú):街道,縱橫交叉的大道。
猶自:依然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套曲子作于元文宗天歷二年(1329)。天歷二年授陜西行臺中丞。時關中連年大旱,赴任途中,曾禱雨于華山岳祠,痛苦失聲,俯地不起。到官四月,“夜則禱于天,晝則出賑饑民,終日無少怠”。此曲大約作于作者在陜西賑濟災民的過程中。

張養(yǎng)浩(1269—1329年),漢族,字希孟,號云莊,山東濟南人,元代著名散曲家。詩、文兼擅,而以散曲著稱。代表作有《山坡羊·潼關懷古》等。
詩詞推薦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??狰Q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。汝昔胡為觸羅網(wǎng),中宵警露揚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信所征。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(jīng)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大嚼慰枯腸。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