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朝云暮雨,煙霧氤氳,微露云端的亂峰互相偎依。站在巫山縣城樓上,遙望楚陽臺,想象楚襄王夢與神女相會的情景。春光明媚之中,宮府的儀仗隊行進,盛裝艷服之人迎接著馬隊,迤邐向城中走去。被貶謫放逐到偏荒之地,對影自憐,有什么值得高興的。
到達黔州之后,山愈高,勢愈險,而距中原更遠,隔斷了眺望京城的視線,但鄉(xiāng)愁卻越過千山萬水飛向神州。有貶謫之地的地方官擺酒接風、歡宴公堂。醉舞歡騰,滿堂香氣,聲歌盈室,美人容顏嬌艷,香氣氤氳馥郁。聽著那杜鵑一聲一聲地到天明,直喚著“不如歸去”。
注釋
醉蓬萊:詞牌名。雙調九十七字,前段十一句四仄韻,后段十二句四仄韻。另有雙調九十七字,前后段各十一句、四仄韻變體。
瑗叇(ài dài):云氣濃重之貌。宋玉《高唐賦》記楚王晝寢高唐,夢見神女說:“妾在巫山之陰,高丘之阻,旦為朝云,暮為行雨?!?/p>
高唐:戰(zhàn)國時楚王在云夢澤中所建的高臺。
朱翠:朱顏翠發(fā),本是形容女子的美貌,這里代指美女。
畫戟:涂畫彩飾的戟,是古代的儀仗用物。
靚(Iiàng)妝:指盛裝華服的女子。
都會:指州治所在。
投荒:貶謫放逐到偏荒之地。
吊影:對影自憐,形容孤獨,唯影相伴。
去天尺五:以距天之近而言地勢之高。
神州:指京城。
中朝:朝中。
舞裀(yīn):舞衣。
杜宇:即杜鵑。傳說古蜀帝杜宇,死后化為杜鵑鳥。
不如歸是:相傳杜宇死后思念故鄉(xiāng),化為杜鵑,啼叫著“不如歸去”,聲音悲苦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紹圣二年(1095年),山谷被指控為撰修《神宗實錄》失實多誣,貶為涪州別駕黔州安置,此詞當是他赴黔途中經過夔州巫山縣時所作。

黃庭堅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魯直,號山谷道人,晚號涪翁,洪州分寧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)人,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,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,與杜甫、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黃庭堅為其中一宗)之稱。與張耒、晁補之、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,合稱為“蘇門四學士”。生前與蘇軾齊名,世稱“蘇黃”。著有《山谷詞》,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詩詞推薦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??狰Q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。汝昔胡為觸羅網,中宵警露揚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信所征。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大嚼慰枯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