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向長輩借來瘦馬,我騎入洛陽,向族人租借的宅子滿目荒涼。
空庭里只有老鼠跑來跑去,幾粒殘棗在出籬的樹上搖晃。
安定城的君子,可嘆你調(diào)任外放,卻仍然飲酒自娛,不放在心上。
直到還鄉(xiāng)之日你未能登上高位,也從此斷絕了我揚(yáng)名的希望。
枉稱知己,怕玷辱了你的眼力,接引的繩子斷了,知遇之恩難忘。
當(dāng)初我滿懷豪情隨洛風(fēng)入都,天門未開,前路被狂犬?dāng)r擋。
不料相馬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,我落魄異鄉(xiāng),眼看著青春耗光。
歸家時,枯瘦的臉上毫無光澤,鬢發(fā)稀疏,好像大病了一場。
想寫一篇傳奇去干謁權(quán)貴,一個遭棄的皇孫,誰肯把我欣賞?
明年秋天只好再踏上赴京之路,今日與君話別,明日山高水長。
注釋
仁和里:洛陽城內(nèi)仁和坊?;矢洠╯hí):字持正,睦州新安(今浙江淳安)人,中唐古文家。元和元年(806年)進(jìn)士及第,任陸渾尉,三年,登賢良方正制舉,后歷參李夷簡、李渤、李逢吉幕,官至工部郎中,有《皇甫持正集》傳世。
大人:古人對父母稱號,詩中指母親。乞:給予。癯(qú)乃寒:瘦弱。
宗人:同族人。厥(jué):其。
澀(sè):干澀粗糙。
安定美人:指皇甫湜。黃綬(shòu):縣尉所佩黃色絲帶。
纓(yīng)裾(jū):冠帶和衣襟,指官服。
白筆:唐制七品以上官員用白筆代簪子。
清聲:好名聲。
枉辱:謙辭,有“屈承”之意。犯君眼:得到你的重視。
排引:引薦。強(qiáng)絙(gēng):粗大的繩索。
長關(guān):長安的城關(guān),古稱長關(guān)為長都。
闔(hé)扇:門扇,此指“君門”,即皇城大門。猰(yà)犬:應(yīng)作“瘈(zhì)犬”,瘋狗。
堅都:兩位古代善相馬者,指刀堅和丁君都,詩中代指主管考試的禮部官員。
幽單::猶孤獨(dú)。春老:春光消逝。
膏:滋潤的面部肌膚。
雕:寫作。干(gān):干謁。天官:吏部官員。
宗孫:李賀自謂。不調(diào):不被選中。
下元:唐人稱十月十五日為下元。
崆(kōng)峒(tóng):洛陽代稱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唐憲宗元和三年(808年)十月十四日,詩人李賀為謀求政治上的出路,再度西去長安時路過洛陽,向皇甫湜告別,滿懷悲憤地傾訴自己一年來遭受排擠的經(jīng)歷和復(fù)雜的感情,用“雜敘”的方式寫下了這首詩。

李賀(約公元791年-約817年),字長吉,漢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陽宜陽縣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稱李昌谷,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詩鬼”之稱,是與“詩圣”杜甫、“詩仙”李白、“詩佛”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,與李白、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長吉鬼才’之說。李賀是繼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國文學(xué)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(yù)的浪漫主義詩人。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,27歲英年早逝。
詩詞推薦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(dú)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??狰Q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(zhuǎn)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(fēng)。汝昔胡為觸羅網(wǎng),中宵警露揚(yáng)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(biāo)信所征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(jīng)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(yīng)大嚼慰枯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