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一場秋風急雨,驚散了傍晚的烏鴉,雨過之后,天氣豁然開朗,一會兒一輪明月高懸夜空,發(fā)出了清冷的月光。 秋柳枝條稀疏,在暮色中模糊不清,幾只螢火蟲在空中飛舞,發(fā)出忽明忽滅的亮光,乘舟揚帆,滿湖水氣上升,在月色下朦朧蒼??床环置鳎须s亂的菰蒲被秋風吹得搖曳零亂,發(fā)出瑟瑟悲鳴的凄切聲響,酒醒夢斷時,倚著桅桿心中更加悲傷凄切了。
悲傷到心中摧折,連金星都發(fā)怒了,國難當頭之時出現叛亂,金兵入侵囂張到了極點。想要引來天河之水,洗掉中原被敵人屠殺的同胞血肉。徽、欽二帝現在又在何處?目前南宋和金的邊境只有一江之隔,形勢更是十分危急。而自己再有壯志也不過與南朝時的王處仲一樣,白白擊碎唾壺,空有決心而無所可為,甚至還不如王處仲,連悲歌也是欲唱不能。自己在萬里之外的吳興漂泊避亂,還時刻不忘被金兵擄走的二主,時時為國事多艱,君主多難而痛哭流涕。
注釋
己酉(yǒu):宋高宗建炎三年(公元1129年)。
吳興:今浙江湖州。
驚散暮(mù)鴉:傍晚的烏鴉被驚散。
低迷:模糊的樣子。
菰蒲(gū pú):菰草和蒲草。
秋聲咽(yè):西風聲音凄切。
危檣:船上高聳(sǒng)的桅桿。
心折:心中摧折,傷心之極。江淹《別賦》:“使人意奪神駭(hài),心折(shé)骨驚。”
長庚(gēng):金星。據《史記·天官書》載,金星主兵戈之事。
群盜:宋高宗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十二月,濟南知府劉豫叛宋降金。三年,苗傅、劉正彥作亂,逼迫高宗傳位太子,兵敗被殺。
猖獗(chāng jué):亦作“ 猖蹶 ”,任意橫行。
兩宮:指徽(huī)、欽(qīn)二帝。
塞垣(sāi yuán):南宋與金國,夾岸陳兵,只隔長江一水。塞,邊境。
唾壺(tuò hú):借喻詞人自己不能親自殺敵雪恥的悲憤心情。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豪爽》:“王處仲每酒后,輒詠‘老驥(jì)伏櫪(lì)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’。以如意打唾壺,壺口盡缺。”
龍沙:沙漠邊遠之地,指徽、欽二帝幽囚之所。
孤臣:詞人自指。
吳越:古代的吳國、趙國,今江浙一帶,為南宋政府所在地。

元干出身書香門第。其父名動,進士出身,官至龍圖閣直學士,能詩。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,從小聰明好學,永泰的寒光閣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。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(在臨漳縣)已能寫詩,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,人稱之“敏悟”。
詩詞推薦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大嚼慰枯腸。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??狰Q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。汝昔胡為觸羅網,中宵警露揚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信所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