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政和年間,我在宛丘擇地建宅定居,親手種植很多花草,自號薌林居士。建炎初年,卸任六路漕事,當(dāng)時中原騷亂,因此不能回到故鄉(xiāng),就寓居在清江縣的五柳坊。紹興三年癸丑,罷官于南海,隨即棄官不仕。乙卯年又起用,從九江郡太守轉(zhuǎn)任江東轉(zhuǎn)運使,入朝擔(dān)任戶部侍郎。為辭讓榮譽(yù)躲避誹謗,出任姑蘇太守。到郡才幾天,又力請辭職,詔書終于許可,并且賜予一艘名叫泛宅的船,送我歸來。己未年暮春,我又回到以前隱居的地方。當(dāng)時二舅李公休也辭任舂陵郡太守退休回家,于是高興地寫下了這首詞。
五柳坊柳綠如煙,蔥蘢翠碧,景物朗潤;百花洲蒼穹紅云,絢麗而璀璨。可嘆我與李公休均已年老,白發(fā)蕭蕭了,但不愿與奸佞同流合污。
因此被罷了官,退隱至清江;此刻月朗風(fēng)清,林中信步,徘徊慨嘆?;潞8〕粒q過眼云煙;還不如淡泊明志、寧靜致遠(yuǎn)能讓我心靜啊。
注釋
西江月:原為唐教坊曲,后用作詞牌名?!稑氛录贰稄堊右霸~》并入“中呂宮”。五十字,上下片各兩平韻,結(jié)句各葉一仄韻。
政和:宋徽宗年號,1111—1118年。
宛丘:縣名,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陽縣。
薌(xiāng):調(diào)味的香草。此泛指花草。
建炎:宋高宗年號,1127—1130年。
解六路漕事:建炎元年(1127),作者任江淮發(fā)送副使,九月,因素為李綱所善,被黃潛斥黜。解,指卸任。六路,指兩浙西路、兩浙東路、江南西路、江南東路、淮南西路、淮南東路。
俶(chù)擾:開始擾亂。泛指騷動。
己未:即紹興九年(1139)。
仲舅:二舅。李公休:生平事跡未詳。舂陵:舊郡名。隋置。在今棗陽縣。
蕭蕭:頭發(fā)稀疏貌。
時人:指當(dāng)時的專權(quán)誤國的權(quán)貴,包括秦檜之流的投降派。
麟符虎節(jié):制成麒麟或虎形的符節(jié),為古代朝廷傳達(dá)命令、調(diào)兵遣將的憑證。
徜徉:徘徊。
如如:佛教指真如常住,圓融而不凝滯的境界?!督饎偨?jīng)》:不取于相,如如不動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根據(jù)王兆鵬《向子諲年譜》,此詞作于紹興九年(1139)己未,是詞人第二次辭官重歸清江五柳坊(薌林別墅)之后創(chuàng)作的。當(dāng)時詞人因觸犯秦檜被罷官,從此歸隱山林。

向子諲(yīn)(1085-1152),字伯恭,號薌林居士,臨江(今江西清江縣)人。哲宗元符三年(1100)以蔭補(bǔ)官?;兆谛烷g,累官京畿轉(zhuǎn)運副使兼發(fā)運副使。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(fā)運使。素與李綱善,李綱罷相,子湮也落職。起知潭州,次年金兵圍潭州,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。紹興中,累官戶部侍郎,知平江府,因反對秦檜議和,落職居臨江,其詩以南渡為界,前期風(fēng)格綺麗,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。有《酒邊詞》二卷。
詩詞推薦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(jīng)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(yīng)大嚼慰枯腸。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。空鳴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(zhuǎn)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(fēng)。汝昔胡為觸羅網(wǎng),中宵警露揚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(biāo)信所征。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